3月3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日前,工信部印發了《2015年原材料工業轉型發展工作要點》。根據該工作要點,在機器人產業方面,擴大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在健康危害和危險作業環境、重復繁重勞動、智能采樣分析等崗位推廣一批專業機器人。要點還提到加強稀土企業與應用企業合作,解決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瓶頸,支持稀土企業主動參與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研發。
從政策落實看,在十二五規劃中,國家已經把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裝備的重要部分。作為機器人產業的主管部門,工信部從2012年開始思考中國機器人產業如何應對國際競爭和壓力,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2013年底,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2014年3月底又在江蘇召開了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峰會。
繼2013年出臺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后,工信部再度醞釀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其中包括聯手國標委推進機器人產業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聯手財政部及保監會等部門研究建立首臺套機器人應用保險機制、組建專家咨詢隊伍研究編制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和機器人產業的“十三五規劃”等多個方面。
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目前工信部正在從頂層設計、標準體系、資金扶持等五個方面著手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此外,工信部還在研究搭建機器人上下游之間的對接平臺,推廣應用。通過舉辦機器人應用推廣會等形式,促進機器人企業和用戶的對接,更好地推進機器人的市場應用。
在工信部的推動下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正在迎來高速發展期,2015年將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一年,今年國外機器人巨頭在中國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中國產機器人即將進入國際市場接受檢驗。如果2015年和2016年中國機器人企業把握住這個機會,我們在整個高端裝備制造業就能站穩腳跟。
機遇就擺在眼前,挑戰也是無處不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