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智能制造發展,2015年3月9日,工信部印發了《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并下發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決定自2015年啟動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18日公布《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2015年啟動超過3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17年擴大范圍,在全國推廣有效的經驗和模式。試點示范的目的是使智能制造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初步成形,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進程。
《實施方案》明確了專項行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明確要堅持立足國情、統籌規劃、分類施策、分步實施的方針,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應用為切入點,持續推進試點示范。通過試點示范,關鍵智能部件、裝備和系統自主化能力大幅提升,產品、生產過程、管理、服務等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初步建立,智能制造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初步成形。試點示范項目實現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實施方案》部署了2015年的具體工作。將聚焦制造關鍵環節,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選擇試點示范項目,分類開展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務等6方面試點示范。為推進專項行動的實施,近期將編制并發布《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要素條件》,并以此為依據,遴選30個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同時,部署了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開展智能制造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組織開展智能制造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及智能制造重大工程論證,組織召開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
據了解,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制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具有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制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網絡互聯為支撐等特征,可有效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資源能源消耗。
專項行動目標致力初步打造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對于智能制造而言,標準化體系建設是根基,沒有標準化那么信息化和工業化就無從融合,更就無法大規模應用推廣,同樣標準化做好后,智能制造體系打造事半功倍。方案目標明確,通過試點示范,關鍵智能部件、裝備和系統自主化能力大幅提升,產品、生產過程、管理、服務等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初步建立,智能制造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初步成形。試點示范項目實現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6大方向重點推進示范專項行動,中國制造2025大幕將啟:方案明確了以智能工廠為代表的流程制造試點;以數字化車間為代表的離散制造試點;以信息技術深度嵌入為代表的智能裝備和產品試點;以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開發、電子商務委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業態試點;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試點;以在線檢測,遠程診斷和云服務為代表的智能服務試點等6大試點推進專項行動,基本涵蓋我國工業制造各大傳統和優勢行業,6大方向6月底前遴選30個以上項目重點推薦,拉開了中國制造2025工業強國新篇章的大幕。此外通知提出重點任務組織召開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風口上的機器人行業邏輯持續強化。
中國制造2025年浪潮下,智能制造巨大風口帶來的投資機會,產業鏈包含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傳感物聯,自動化(數字化)工廠,個性化制造新業態等,重點推薦機床方向亞威股份和沈陽機床;智能工廠(自動化)方向機器人、軟控股份和天奇股份;機器人方向慈星股份、巨星科技、銳奇股份;自動化裝備華昌達和智云股份,個性化制造(云印刷)長榮股份等。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