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日前接受采訪時介紹,按照安防視頻監控領域的“中國芯”標準(SVAC標準),圍繞國家“天網工程”,“星光安防2號”芯片已在2014年研制成功。該芯片在廣東等省加速推廣,正逐步改善我國視頻監控產品研發制造商對國外上游壟斷廠商的嚴重依賴。
鄧中翰說,“棱鏡門”事件發生后,國家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視。今年初又發生國內廠商生產的視頻監控設備出現安全隱患的問題,應用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具有更高的圖像編解碼和加密標準的安防監控標準更加緊迫。他建議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推廣“中國芯”標準,并推動SVAC國家標準向國際化標準邁進。
多年來,芯片技術的落后一直制約著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安防行業也不例外。為沖破瓶頸,擺脫“洋芯片”的制約。經過30多年的努力,國人慢慢看到了民族芯片業的曙光。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在“中國制造網”登記的芯片公司多達1188家。中國芯片公司的成長速度也是驚人的,曾經在一天時間里,就有4家新的芯片公司登記成立。可以說,中國掀起了“芯片企業熱潮”。有統計顯示,專門設計芯片且職員人數在20至50人左右的“芯片設計”公司就有近1000家。
“十一五”期間,我國集成電路產量從261.1億塊提高到653億塊,年均增速20.1%。銷售收入從702.1億元提高到1440.2億元,年均增速15.4%。其中,芯片制造業從232.9億元增長到447.1億元,年均增速14%。目前,浦東已成為中國大陸芯片產業的集中地區,浦東芯片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高了中國芯片的制造水平,使國內相關產業初步具備與全球同業競爭的能力。
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安防企業加入核心芯片的研發與應用研究,銳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便是如此。這是一家以研發、銷售圖像傳感器芯片為主的高科技公司,其研發的多項核心技術已廣泛運用于多個行業。并于2012年11月成功研發國內第一款高端超低照度監控類傳感器芯片MCCD。
據昆山銳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羅文楚介紹,MCCD是銳芯微歷時3年自主研發的感光芯片技術,該技術在低照度及紅光補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安防民族企業突破核心技術的重要體現。雖然前期一直在進行產品穩定性測試工作,但2013年9月份正式推向市場來,部分大型安防企業及廠家已經對MCCD產品進行了樣品測試,且有些企業已與銳芯微達成了實際合作,總的來說,MCCD問世以來得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響。
“中國芯”發展任重道遠
雖然當前的安防芯片市場發展迅速且前景樂觀,但面對芯片復雜的生產工藝以及高級芯片的設計、加工能力等方面,我國芯片行業仍落后于先進國家,“中國芯”未來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
對于國內廠商來說,要想在安防市場占據領先優勢,就要從產業化的角度形成一體式的解決方案,一方面靂要國內芯片廠商在軟硬件的技術水平和開發環境方面做出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國家制定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面向安防行業應用的的標準。
慧聰安防網顧問向良壁認為,雖然安防芯片多數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手中,但是隨著我國安防行業技術的進步,人才素質的提升,我國企業在芯片設計能力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且我國安防市場需求旺盛,政府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市場條件穩步成熟,人才儲備資源雄厚,我國安防企業在芯片等方面取得好的成就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昆山銳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羅文楚同樣認為,隨著我國芯片生產工藝的成熟與完善,國產芯片在集成度以及性能穩定等方面也會取得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