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產業已經步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但是風電產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距離我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要全額收購還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要實現棄風限電的根本性轉變難度很大。
2月1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4年風電產業監測情況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風電實現并網發電量1534億千瓦時、并網新增裝機1981萬千瓦,另據中電聯統計2014年風電建設投資993億元,三項指標均實現增長,并位列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增長首位。在翻閱了歷年數據后發現,繼2011年之后,我國風電產業一改快速增長的態勢,2012、2013、2014連續三年風電在發電量、新增裝機、投資方面均實現穩步增長,“穩中有增”成為了當前我國風電發展的主旋律告別嗷嗷待哺,風電產業在經歷了井噴式增長、產能嚴重過剩、市場持續低迷、產業重整等一系列痛苦蟄伏后,是否已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業內專家對此表示肯定,但強調產業所處的環境仍不樂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我國風電產業已經步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但是風電產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距離我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要全額收購還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要實現棄風限電的根本性轉變難度很大。”
調速后產業穩中有升
“評價一個產業是否進入平穩發展階段,要從三個方面來看待,即每年裝機增長與發電量增長是否匹配、裝機區域布局是否兼具了集中與分散的同步發展、利用小時情況是否合理來綜合判斷。”中國電力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姜紹俊表示。
追溯到“十一五”時期,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就開啟了全速增長的模式,然而不久之后,產業極速增長帶來的“癥狀”就逐一顯現,并網難、產能過剩、制造企業無序競爭……這一狀況在2012年得到了根本性轉變。
中電聯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風電投資大幅消減31.8%,我國風電并網發電量達到10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16%,并網新增裝機達到1285萬千瓦,同比減少18.93%。新增裝機和電源投資雙雙被拉回基準線,產業發展則步入良性軌道。2013年,風電并網發電量達到14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54%;并網新增裝機達到1406萬千瓦,同比增長9.4%。
2014年,風電并網發電量達到15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并網新增裝機達到1981萬千瓦,同比增長40.9%。
年新增裝機容量與發電量同步增長,還不能夠完全地證明風電產業已經步入穩步增長的階段,對于風電重點區域開發布局的考量也必須納入其中。1月2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關于報送“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項目的通知》第二批,其中涉及天津、山東、河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重慶、江西、貴州、廣東、廣西、西藏、陜西等地區上報當地風電年度建設規模。目前,以集中開發和分散發展并重的布局正逐步形成。同時,為了應對不同地區的風資源的條件,我國風電制造企業緊跟發展步伐,不斷推動技術進步,風機風速從7米/秒下降到6米/秒,甚至通過技術提升突破了風速5米/秒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