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上海構建"智慧電梯"物聯網 四萬臺電梯遠程體檢

時間:2015-01-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上海最近應用物聯網讓電梯變得“聰明”。數萬電梯入網,一旦發生故障,就無線上傳中央控制中心,鎖定“病灶”何處,還能通過傳感器,遠程自動“體檢”,預警亞健康狀態。

全城17.5萬部在用電梯,上海已成世界上電梯保有量最大的城市。然而,電梯壽命其實比樓宇短得多,約十分之一已超15年使用壽命,有的甚至“帶病”運行。作為特種設備,每臺電梯法定每月保養2次,而不少電梯常常“不壞不保養”。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上海最近應用物聯網讓電梯變得“聰明”。數萬電梯入網,一旦發生故障,就無線上傳中央控制中心,鎖定“病灶”何處,還能通過傳感器,遠程自動“體檢”,預警亞健康狀態。

地圖直觀哪臺電梯有事

靜安區昌化路上,新啟用的上海三菱用戶服務中心大型屏幕墻上,從中國地圖放大到上海地圖,再到作為試點區域的長寧區和自貿試驗區,“智慧電梯”分布狀況全部可視化。他們承擔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之責,研發了這張電梯物聯網,目前入網電梯達4萬臺。在此基礎上,中心還與市質監局、110聯動,作為上海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承擔起全城的急救指揮工作。

至今,這家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梯制造銷售企業,已向市場投放逾50萬臺電梯。而全國電梯保有量更是超過300萬臺,其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安裝的電梯大部分仍在使用,進入“老齡化”甚至“超老齡化”時期,零部件磨損嚴重,維修及保養成本大增,既不安全,又費人手。一部電梯運行時,成百上千個部件在配合工作,“智慧電梯”則可監測數十個狀態參量。一旦某臺電梯有事,中心地圖大屏即有顯示,可第一時間完成故障遠程診斷,讓維修人員快速響應“對癥下藥”。對于新裝電梯,物聯網相關模塊可以嵌入;對于在用電梯,也可方便加裝。

遙感先知關鍵部件異常

電梯物聯網并不是“事后諸葛亮”,而是“治未病”。比如,對于電梯門被卡這樣的常見故障,門內的傳感器可以監測關門阻力大小,若正常關門電流只要1個安培,而故障發生前電流經常要用到1.5個安培,很有可能就是電梯門滑輪、滑槽內存在異物。據介紹,電梯門被一些小垃圾阻塞,開關阻力就會增加,而“智慧電梯”不僅能提前預見故障,還能精確測定哪一樓層的電梯門碰到障礙。

更神奇的是,“智慧電梯”物聯網還能主動“遙感”檢測,發現潛在風險。以電梯剎車——制動器為例,電梯物聯網會在凌晨夜深人靜之時,向“智慧電梯”下達指令,暫停使用,保持無人,再進行剎車驗證試驗。物聯網向電梯馬達施加轉矩,模擬電梯在超載情況下加力升降,考察它能否在指定樓層停得住。若發現制動器有點力不從心,那就要安排“預防性保養”,防患于未然。

維修保養不再“走過場”

隨著新一代電梯運行狀態安全監控系統鋪開,“智慧電梯”計劃2018年增至10萬臺以上。同時,新的體系也正改變維修保養作業的傳統模式。

目前,90%以上電梯企業的售后維保、巡檢方式,仍依靠一支筆、一張紙的方式進行,筆紙記錄信息無法快速查詢、檢索和分析。很多時候,一些例行保養往往只是輕描淡寫“打個勾、走過場”。而與電梯物聯網配套的,正是基于移動終端的維保服務管理。維保人員均持有類似手機的終端工作,在手持終端上接受系統派發的“作業包”,他們到沒到維保現場、去了多少時間、是否按部就班操作,均能一一記錄在案。甚至在某個部位“動手術”時,智能終端支持拍照上傳,向中控人員“直播”流程,直至任務完全達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