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網站8日消息,為在民爆行業推廣應用機器人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工信部制定了《民爆安全生產少(無)人化專項工程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的總體目標為,突破一系列關鍵系統及部件核心技術,研制一批自主化的專機設備;以生產過程危險性相對較大的工業炸藥、工業雷管等生產線為重點,在擴大自動化生產的前提下,提升智能化水平,以實現安全生產少(無)人化為目標,建設若干民爆生產智能化成套裝備示范工程;建立健全核心技術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試驗驗證、運行維護、檢測維修平臺和標準體系。
到2016年,實現民爆行業重點產品生產裝備所需的關鍵系統及部件核心技術的突破;開發出具有高可靠性的工業炸藥及制品(乳化炸藥、震源藥柱、中繼起爆具)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基本達到無人操作少人值守的無人化生產要求;開發出工業雷管卡口、卡腰、電阻檢查、打碼、包裝、編碼信息采集等自動化單機設備,改變現有單人單機的操作模式;開發出火工藥劑生產的自動送料、稱量等智能設備。
到2020年,建立并完善民爆裝備共性技術研究、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試驗驗證的平臺建設,形成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制造體系和標準體系,完成我國民爆裝備制造企業向“應用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型制造”產業形態的變革。
到2025年,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完成代表產品智能化生產線的行業推廣。裝備質量與可靠性、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本質安全度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