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云服務這些概念最早起源于IT類行業,但如今已跨界,當傳統模式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即使是像施耐德電氣(施耐德)這樣的“傳統”企業,也在開啟“輕營銷”新模式。
作為施耐德貫徹其“數字化戰略”的又一舉措,施耐德近日推出其首個智能移動交互體驗平臺“施耐德電氣信息技術微網站”,將客戶所需資源有機整合,讓客戶在移動設備上全面了解施耐德電氣信息技術產品及服務相關信息,一站式實現在線咨詢和渠道采購及智能化定制信息。
不僅如此,施耐德是工業4.0的實踐者之一,根據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的數據,通過引入產業物聯網,企業可將生產效率提升高達30%。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趙康說:“工業4.0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走向互聯網和物聯網,信息流和數據流將進一步融合,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直到完全實現遠程控制。”通過整合信息流與數據流,施耐德取得了轉型的初步成效,在自己的強勢領域——節能增效方面實現了突破,使節能成為設備端、工藝端、工廠級管理和企業資源管理一體化的集成。
在趙康看來,工業4.0就是不斷完善已有的物聯網網絡,是工業自動化的更高范疇。在這種情況下,具備互聯功能的智能設備能夠在優化工廠運作、改善設備維護、節省生產成本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幫助企業顯著提升運營效率。
擁有177年歷史的施耐德素來以硬件產品聞名,B2B業務曾占據其業務量的絕大部分。在過去5年間,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數字技術使工業產生了顛覆性改變,施耐德開始改變。
為了彌補在軟件方面的天然短板,過去幾年施耐德圍繞數字化轉型進行了一系列并購,其中90%集中于軟件業務。今年年初施耐德以34億英鎊(約合52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Invensys的收購,這家專注于工業軟件、系統和控制設備制造的公司,其在過程制造方面的實力一度讓通用電氣、愛默生電氣、西門子以及ABB等巨頭都參與了對它的評估收購。
施耐德給自己的定位是能效管理專家,多年來,無論是財務、體系、流程等都是以產品事業部為脈絡,一年前,作為傳統運營模式的補充和相互協作,施耐德成立全球解決方案部門,并定義了七個比較關鍵行業,石油、石化行業,食品飲料、礦山建材、水和廢水處理、交通、智慧城市、新能源(包括水電和核電),希望全球解決方案部通過大客戶的模式,通過解決方案的模式帶來增量,既保證傳統業務模式的穩定有機增長,同時也希望新型業務模式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
從客戶分散采購施耐德設備和軟件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施耐德一年多來的客戶滿意度和銷售額穩步增長。
通過這些舉措,施耐德不僅成功地將自己的業務范疇由單一的產品銷售拓展為產品+服務,更是轉型成為一家B2B和B2C業務并重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