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亞洲制造業協會、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主辦的2014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暨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博覽會進入第二天。記者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現場看到,昨日的博覽會延續了開幕首日的火熱,前來觀展的機器人愛好者依舊絡繹不絕,無論是傳統意義上的制造工業機器人還是舞獅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稀奇貨”都受到相當追捧。而在諸多機器人大顯身手的同時,有關機器人以及智能裝備產業的主題論壇也在同步進行,來自產學研各個領域的與會嘉賓暢所欲言,就當前國內外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提出了各自的觀點與看法,并對成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的發展空間表示了相當程度的看好。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已擁有成焊寶瑪、廣泰實業、焊研威達、焊研科技、普什寧江機床、成都四威、佳士科技等機器人及其相關配套企業20余家,面向不同應用領域,在機器人本體研發制造和應用集成方面各有特色,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2013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99億元,年增長速度超過20%,而包括萬先自動化、東方電氣、芙蓉建材、慧拓控制在內的多家企業則位列成都機器人專利申請排名的前十名。
“成都是西部地區最為重要的區域性城市,同時有著最為年輕的剛剛升級為國家級新區的天府新區,在產業不斷更新升級的背景下,其在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上仍有不小的發展潛力。”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認為,成都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人才基礎,是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與傳統產業結合的理想區域。
據羅軍介紹,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計劃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網絡優勢,在成都集中建設全球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創新示范平臺和智能制造研究院、工業4.0創新示范中心,著力從戰略高度布局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的結合,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研發、應用和示范服務工作,推動成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率先發展。
SAP大中華區裝備制造業首席專家郭智麟表示,工業1.0是機械制造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工業3.0是電子信息化時代。“工業4.0”則描繪了一個工業定制化場景,它是對傳統靠規模取勝的工業生產的再一次“革命”,工業生產走向定制化、智能化。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是支撐“工業4.0”的強勁動力。
目前,成都已有20余家機器人及其配套企業,天府新區已在核心區域—創新研發產業功能區內規劃了總面積為5平方公里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園”。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羅軍表示,成都的機器人產業基礎好、有市場、也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