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之坑:理想化是巨頭通病

時間:2014-11-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月7日下午,號稱中文語境下智能度最高且完全免費的智能機器人平臺——圖靈機器人正式發布,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表示,“它是史上最聰明的機器人”。

科技愛好者一定聽過“蟲洞”、“圖靈”等詞匯,科技行業日新月異,這些原本只局限于大公司和大型研究機構探索的前沿領域,如今已涌入大量創業者,他們正試圖把高端技術以服務的形式呈現給用戶,圖靈機器人就是典型代表。

11月7日下午,號稱中文語境下智能度最高且完全免費的智能機器人平臺——圖靈機器人正式發布,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表示,“它是史上最聰明的機器人”。圖靈并不是俞志晨團隊打造的首款產品,此前走紅的蟲洞語音助手早已涉足人工智能領域,經過近4年發展,蟲洞語音助手用戶規模已達到3500萬。

很多人會誤認為蟲洞語音助手和圖靈機器人是兩款不同的產品,實則二者存在緊密聯系。蟲洞語音助手只是語音交互方式,其后臺數據、內容和服務均由“圖靈機器人”(早期原型)提供,而此次發布的圖靈機器人是在前者基礎上的重大升級,在智能交互方式和服務精準性上均有大幅提升。

事實上,圖靈只反映了人工智能創業大潮的冰山一角,除了創業者開始走向舞臺,蘋果、百度、微軟等巨頭早已活躍在舞臺中央。2011年蘋果推出Siri,百度挖來“谷歌大腦”負責人吳恩達操盤百度大腦和人工智能布局,百度無人車、DuBike等智能設備已浮出水面。搜索市場“獨行俠”必應依托微軟技術和大數據資源,小冰已完成在搜索、社交、電商等領域的布局,試圖在移動互聯網分一杯羹。

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我獲得與圖靈創始人俞志晨對話的機會,就圖靈機器人發展現狀、微軟小冰、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深度交流,以下是重磅干貨:

談創業:人工智能準入門檻高

俞志晨選擇在4年前創業,談及當初為何選擇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業,他坦言創業主要基于三點:一是團隊成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工作背景;二是隨著移動互聯網長驅直入,人工智能將成為下一個爆發點;三是人工智能準入門檻較高,不必擔心輕易被對手顛覆,越早進入越有先發優勢。

當然,圖靈機器人的發布并不意味著俞志晨對蟲洞語音助手的放棄,而且LBS特性使后者具備與商家分成的可能,構筑起天然的盈利模式,為何偏偏在此時選擇推出圖靈機器人?

俞志晨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圖靈希望摒棄以往2B合作模式,轉向針對中小開發者和個人用戶;二是當前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現狀與30年前的電腦很相似,正面臨從政府、企業轉向個人用戶的關鍵時刻,圖靈需跟隨硬件發展的趨勢,通過與手環、手表等智能硬件結合來提升軟件服務層的覆蓋。

俞志晨認為,隨著硬件利潤逐漸降低,而軟件服務比例占比提升,最終將走向軟硬件分離,這是移動互聯網平臺導致的結果。獨立于硬件之外,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仍能正常為用戶提供服務。

談人工智能:無個性不智能

什么是圖靈機器人?俞志晨解釋道,“通過APP和Web將API端口免費開放給開發者,可實現在微博、微信、QQ機器人、語音客服、智能硬件等多個場景搭建屬于自己的個性化智能機器人。”作為第三方開放平臺,圖靈機器人具備吸引開發者的優勢。

比如市面上的“智能玩具”,由于商家沒有投入大量研發成本,所以“智能玩具”往往不智能,而通過免費接入圖靈接口,玩具將輕松獲取智能屬性。另外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作營銷活動,圖靈機器人取到替代人工的作用,大大降低人工客服的成本。盡管現在圖靈準確率只有60%,但隨著機器接收數據量的增加和后期學習的輔助,準確率將越來越高。

據俞志晨透露,圖靈機器人于4月開啟測試,主要通過活動和開發者論壇獲得,至今已接入15000萬合作方,聊天和問答是用戶常用的基礎模塊。除此之外,圖靈機器人最大的特色就是個性化定制,天氣、周邊、電影、笑話等興趣功能實現快速定制。

在俞志晨看來,智能化機器人如果做不到個性化就談不上智能。“一個真正的智能化機器人,它一定是個性化的!”事實上,以目前技術實力和合作方數量,圖靈機器人只能做到部分個性化,但實現真正個性化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用戶在使用服務過程中會不斷積累數據,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來完善服務本身,最終實現個性化。

談巨頭:理想化是通病

上文提到,蟲洞語音助手的后臺就是圖靈機器人,語音助手市場遭遇百度、搜狗、靈犀等對手狙擊,當圖靈機器人走向臺前,未來會面臨更多來自巨頭的挑戰。如何化解競爭壓力?俞志晨表示,百度語音助手的出發點是為百度移動搜索提供入口支撐,主打語音搜索,而蟲洞一直扮演虛擬助手的角色,產品方向盡量遠離搜索這一百度的優勢戰場,轉而發力開放語境下的人機交互,即聊天和問答,而這恰恰是百度的薄弱環節。

顯然,二者產品的出發點和形態并不一樣。俞志晨坦言,“我們也有搜索,主要與生活服務相關,涉及餐館、酒店等具體服務的搜索”。隨著智能硬件產品形態的變化,無屏化可能成為趨勢,比如現在智能玩具、車載的屏幕已消失,所以未來人工智能的機會一定不是基于搜索,而是基于場景化所衍生出來的各類服務。

換句話說,語音搜索是百度PC搜索在移動端的延續,但在人工智能領域不具擴充性。至于百度、IBM、微軟等巨頭設立研究院發力人工智能,俞志晨認為流程上可取,但容易在執行層面陷入誤區,即理想化是巨頭的通病,往往放大人工智能的可能效應,認為人工智能可以解決一切,但現實是一些基礎設施的搭建仍未升級。

比如,計算機發展已有68年,仍運行在以二進制共變程序為原理的馮諾依曼模型上,而人工智能的遞進是以模擬生物的方式來進行。也就是說,由于馮諾依曼模型無法模擬人類思考、情感、道德等現象,將不可避免陷入發展瓶頸。為謀求人工智能的可持續發展,當務之急是以生物計算機為模型深入探索,完成基礎性變革(基礎層和應用服務層),數據和算法才能具備競爭力。

談小冰:開放性問答是軟肋

移動產品講究應用場景的選擇,同為智能機器人,相比小冰拓展社交、搜索、電商等多元化場景,圖靈機器人顯得很專一,其主要場景為社交平臺,包括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和聊天機器人。

俞志晨介紹,中小企業通過公眾平臺使用圖靈服務的比例最高,已超過40%,通過導入知識庫,滿足客服等簡單需求。不可忽略的是,QQ機器人成為95后、00后的聊天首選,某種程度上是他們的虛擬寵物或情人,圖靈通過豐富聊天內容實現陪聊并收取費用,蘊藏著巨大的市場。

另外,圖靈還在手環、手表等智能硬件上搭建個性化機器人。事實上,盡管每個機器人硬件自由度和形態呈現差異化,但最終硬件會趨向大同小異,真正決定機器人優劣的是服務層的完善與否。

談及圖靈與小冰在服務層的異同,俞志晨表示,以聊天和問答為例,雙方在聊天功能上各有千秋,但在知識問答上,小冰遠不如圖靈。他自曝前IBMViaVoice大牛操刀開放性問答體系建設,呈現獨特、完善等特點,堪稱國內領先水平。

不可否認,開放性問答與內容結合緊密結合,但內容質量已不是問答的核心競爭力。隨著內容建設的門檻越來越低,巨頭通過資金和資源優勢能迅速補齊短板,而蟲洞語音助手經過3年前期布局,已整合酒店餐館、機票航班等本地化信息,實力不可小覷。

談創業之坑:產品少就是多

做產品講求核心功能做精做深,但俞志晨在這方面吃了大虧。以蟲洞語音助手為例,語音助手作為產品大方向,能切入和深耕的可選擇性很多,造成早期蟲洞語音助手在產品打磨上貪大求全,試圖通過語音控制用戶所有行為。

比如用戶打電話、迷路需要通過語音助手調出撥打電話和指南針界面,不僅造成用戶使用的不適應性,更使產品功能越來越臃腫,降低了產品的準確性和效率。

俞志晨反思,邊緣化功能的堆積不僅拖累了產品的運行速度,更偏離了蟲洞語音助手的初心,即通過大數據和算法學習提升用戶服務質量,后來俞志晨集中精力深耕語音服務這一核心功能,少即是多,最終實現單點突破。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