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電網技術9年后收益達702億美元

時間:2014-11-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世界各國加大智能電網投資建設步伐,預計2023年,全球智能電網技術收益將增至70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00億元)。

近日,國外研究機構出示一份調查報告,指出2014年全球智能電網技術收益將達到4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8億元),隨著世界各國加大智能電網投資建設步伐,預計2023年,全球智能電網技術收益將增至70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00億元)。這翻了近一倍的數字“蛋糕”是否能再次激勵國內電力設備企業的積極性。

對于電力設備制造企業,國外技術遠勝于國內技術,特別是某些特定環節的關鍵技術,國外企業占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對于國內的智能電網工程,國家采取大力支持“國產化”政策,比如對于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國家明確將其確定為裝備制造業技術提升和自主創新的依托工程。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特高壓設備要全面實現自主研發、國內生產。除部分關鍵技術可由外方提供支持外,全部由國內企業承擔,鼓勵企業技術研發。因此,就產品受益情況來看,輸變電環中的柔性交流輸電系統(FACTS)、超高壓特高壓設備(如變壓器、高壓開關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等)、特高壓控制保護設備、數字化變電站等,用電環中的智能電表前景巨大。

未來十年,是國家智能電網的大建設階段,也是全球智能電網大發展階段,電力設備的智能化成為這場變革中的關鍵因素。那么,中國電力設備企業如何在國家大力扶持、政策利好的情況下,在全球的智能電網技術領域中標上“中國制造”,國內電力設備企業還需在技術研發上狠下功夫。

更多資訊請關注低壓電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