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公布了一種新研發的自充電電池,可把工廠廢熱和地熱等能量轉化為電能。科學家說,這種電池將來也許能在沒有電網的偏遠地區使用。
研究論文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楊遠博士告訴新華社記者,普通電池通過外加電源充電,但他們研發的新電池通過利用“熱再生電化學循環”中溫度與電池電壓的關系,把熱能轉化為電能,“通俗地說,這種電池通過溫度改變而進行充電”。
他解釋說,加熱和冷卻均可以給這種新型電池充電。在論文實驗驗證的例子中,使用時,先在20攝氏度的室溫下放電,然后將電池加熱到60攝氏度,加熱過程相當于給電池充電。該電池特殊之處在于,此時需維持在60攝氏度,電池才能繼續放電。放完電后降溫充電,回到20攝氏度室溫后又可以再次使用。
楊遠說,制造電池兩個電極的材料都很便宜,分別是藍色染料普魯士藍以及鐵氰化鉀和亞鐵氰化鉀。他說,這種電池在100攝氏度的熱源環境中使用,包括工廠廢熱、地熱和陽光引起的溫度變化等,其轉化效率為1%至2%,接近于同樣溫度范圍內熱電材料的轉化效率。
但楊遠強調,現在該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