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間,森源電氣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鄭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森源新能源”)在11月14日與洛陽市孟津縣人民政府就森源新能源擬在孟津縣境內投資建設600MWp地面農光互補電站事宜達成協議。公司通過自有資金或銀行借款的形式籌資60億元,用3~5年時間,在河南洛陽市孟津縣境內建設600MWp地面農光互補發電站。
公司稱,本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符合公司“大電氣”的發展戰略,將是公司大力拓展地面農光互補發電系統等新能源及光伏發電業務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促進農光互補電站開發建設,將太陽能光伏發電和農業種植相結合、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綜合經濟體的新的舉措。如順利實施,還將能與公司輸配電及電能質量治理業務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目前雙方簽訂的協議僅為意向性框架協議,約定項目需洛陽市孟津縣人民政府提供相應的建設用地,并協助辦理或申請上級辦理項目的規劃選址、土地預審、環評、水保、備案、電網接入等手續方可執行,在實施和實施過程中均存在變動的可能性。
協議要求,公司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土地、電網環境等條件,經論證后制定本項目一次性或者分期進行建設的計劃。公司在所有建設手續完備后,應在6個月內完成項期工作并在項目具備開工條件后1個月內開工建設;在項目各項批復文件有效期內,當地政府保證公司為該區域的光伏電站唯一建設主體。
公告稱,屆時如順利實施,公司將成立專項工作組,積極促進該項目的進程,并由雙方另行簽署合同。公司根據批復的年度建設規模,可以合理安排投資額度;洛陽市孟津縣政府根據公司的建設規模,提供相應的建設用地。
東興證券分析師認為,此前由于河南省政府對電站產業盈利模式認識不清楚,導致每年國家發改委給河南的光伏電站指標不敢接,用不完。隨著今年國家各種配套政策的出臺及東南部發達地區商業模式的逐漸成熟,中原地區的光伏電站產業也逐漸發展起來。保守預計2015年裝機量在900MW,其中分布式電站大約600MW。
從目前各個企業備案情況來看,2015年河南地區光伏電站參與的熱情大開,備案數量成幾何級數增加。作為中部地區相對較謹慎的光伏產業政策地區,截至目前還沒有出臺省級補貼政策,其光伏電站產業將會慢于東南部地區1~2年的周期,這對于積極進軍中部光伏電站領域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刺激利好,若將來省級政府補貼實施,將會使得現在已具備經濟效益的光伏電站項目獲利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