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企業產品的生命力所在,任何質量不過關的產品,縱然其創意如何新穎、外觀如何漂亮、設計如何獨特,卻只是“鏡中花、水中月”。這就是為什么那些靠廣告宣傳獲得消費者信任和市場份額的品牌,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市場的潰敗如同山崩廈傾,再也無法重新獲得信任,三鹿集團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電氣配電產品質量的好壞尤其關乎到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據統計,中國近年來全國火災發生的事件中,電氣火災每年都超過其中的半數,因為過載、短路、接觸電阻過大、超負荷等導致電氣火災越來越頻繁,而且電氣事故引起的火災在災情的嚴重性、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上,要遠比其他火災事故更嚴重。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區,居民用電電器越來越多,更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而且隨著房地產建筑越建越高,電氣火災一旦發生,消防滅火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終端配電電氣產品的質量是否真的可信,這是每一個生活在電氣社會的人在選擇低壓電器產品的時候,最重要的決策因素。
但低壓電器作為典型的工業品,其技術含量高,設計工藝復雜,并不像普通的消費品一樣,通過“望、聞、摸、問”就可以鑒定其質量是否可信,甚至在試用、使用一段時間,毫無異樣的情況下,也并不代表該產品就不存在質量安全隱患了。因此,由于低壓電器的用戶自身通常缺乏專業的知識,就算是那些具備技術能力的專業人士,沒有系統的檢測方法和設備,也無法對某個電氣產品的質量是否可靠,給出個可信的答案。
此時,電氣行業組織若能在產品質量上給出個公正、公平的認定,對市場來說是最好不過了。可是,縱觀低壓行業中的各種評獎活動,比較多的卻是諸如“電氣行業十大創新產品”,“房地產工程采購優選品牌”、“電氣行業十大知名品牌”此類的創新產品和品牌評選,對于低壓終端配電電器的用戶而言,獲得此類榮譽的品牌自然在品牌知名度上更高,但這些品牌的產品整體質量是否更可信?這些企業所制造的每一個產品是否都可信?這就要看看這個企業是以一個什么的態度來做產品了,是質量為本?還是利潤為先?
翻開2013年及2014年這兩年“電氣行業十大創新產品”名單,杭州鴻雁電力電氣有限公司赫然在列。在低壓電器領域,正泰走的是經濟路線,銷售規模也是行業中最大的,而良信、環宇、常熟開關、上海人民這些定位中高端的品牌,日益走上多元化發展道路,更多的資源不斷地投入到關聯產業中,至于低壓電器中的那些國際高端品牌施耐德、西門子、ABB等自然以“利潤最大化”為第一目標。在如此品牌眾多的低壓行業,在大部分企業以盈利為經營核心,在所有企業都想不斷擴大業務領域的時候,鴻雁電力電氣這個杭州的老牌國企,是如何贏得客戶的信賴?答案就是“技術創新,質量為先”。
在過去的媒體采訪中,鴻雁電力電氣總經理姜軍紅在回答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未來規劃問題時,總不忘強調做一個專業的低壓電氣企業就立志把產品質量做到最可靠,深耕電氣行業十多年,帶領公司成功轉型升級的他認為“公司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命的理念,轉型升級不僅要在質量上下功夫,更要在原材料采購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同時要具備性能優越的設備和優秀的人才,多方面缺一不可才能成就企業持續發展的目標。”
更多資訊請關注低壓電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