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夫金看來,現在中國的信息互聯網已經建立起來,能源互聯網也已具雛形,隨著物流業不斷的發展,智能交通網的構建也指日可待。“我想很快中國就會成為一個以數據為基礎的三網融合的平臺,整個中國都會納入到交通、能源和數據互聯網整合的狀態中,而這個網絡不光在中國,很快會跟亞洲和歐洲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多么大的圖景!”
在未來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模式中,中國會出現許多創業公司。因為在傳統的能源行業,例如石油行業,一家企業要完成勘探、鉆井、開采等各項任務,這些都需要很多資金,生意只能由大公司來做。但在新的分布式能源行業,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意。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大的企業對行業資源進行整合,就像阿里巴巴整合電商一樣。阿里巴巴為什么發展得這么好,就是因為重視用戶需求,然后使得邊際成本趨向于零。
協同分享的魅力
如果說,杰里米此前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具體描繪了互聯網時代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那么,《零邊際成本社會》則是進一步深入闡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理念和模式。他認為,物聯網、協同分享、零邊際成本將為新一輪經濟革命注入活力。
在傳統的市場交換型經濟中,利潤是從產銷差價中獲得的。但是,當邊際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時會發生什么呢?很多人都習慣在網上下載免費軟件、音樂、書籍、電影等,這種情況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焦點主要圍繞版權問題:網絡“免費午餐”到底該不該吃,還能吃多久?對于版權的保護當然是必須的,除此之外,杰里米在書中提供了新的思路。杰里米認為,“免費”可以是構建付費用戶基礎的市場工具。這個觀點已經有很多商家認識到,并在實踐中以免費帶動銷售。
杰里米特意為《零邊際成本社會》撰寫了中文版序,其中提到,阿里巴巴等在線虛擬零售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與實體店相比接近于“零”的邊際成本。杰里米援引各種實例,分析凱恩斯主義在當今的困局,他的著眼點并不在于“免費”工具的使用,而是更關注零邊際成本造成舊格局被打破,新的經濟格局將怎樣建立。杰里米以鼓舞人心的方式揭示:行業領袖會爭取市場份額以建立壟斷,這樣他們就能夠以高于邊際成本的價格出售商品,阻礙“看不見的手”引領市場,達到商品或服務近乎免費的最有效模式。因此,企業必須做大做強才有出路。
不斷擴張的零邊際成本經濟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經濟過程的認識。傳統意義上的“消費者”越來越趨向于成為“產消者”。“產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娛樂、綠色能源和3d打印產品。他們也通過社交媒體、租賃商、合作組織,以極低或零的成本分享汽車、住房、服裝或其他物品;學生則通過“慕課”等形式更多地參與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開放式網絡課程。杰里米的人文思想讓他也關注了全球生態問題,他滿腔熱忱地期待全球共享文化的發展:“從資本主義時代到協同時代的轉變已經在全世界各地嶄露鋒芒———它有望在適當的時候拯救生物圈。”
我們該做點什么
變革離不開三個因素,第一是通訊交流上的變革,第二是能源和能量方面的變革,第三是交通方式的變革。當這三大技術變革融會在一個平臺,就形成了工程師所稱的“共目的平臺”,每一次工業革命,莫不是這三股力量交織的結果。
我們一開始以為互聯網是出于信息交流的需要,但它正在不斷的演進、不斷的進化成一種新的超級互聯網,這個超級互聯網有很多新的功能,比如變成了一個超級的物聯網,此外,我們現在還有能源互聯網,第三,我們所有的交通方式也全部互聯網化了,所以說我們現在有一個三網合一的現象,也就是說在網上不光有信息的流動,而且還有能量的流動,還有物的流動。
未來全世界將會安裝100萬億個相關的傳感器或者攝像頭,把整個世界真正的聯系在一起,就好像在人類大腦之外創造了一個“外腦”,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圖景。
我們的未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就像我們現在大家已經看到我們身邊的音樂、視頻,它的生產已經完全私人化了。在未來,我們所有的物質生產也會私人化,3D打印技術會使我們整整一代人可以坐在自己的家里完成自己的生產,所有物質的生產就會像音樂生產、消息生產一樣變得非常的簡便、廉價,邊際成本接近零。
試想一下,以后所有的年輕人在家里都會有一臺3D打印機,能源是免費的,就是家里樓頂上的太陽能板子,材料是免費的,可以從垃圾堆里找到一些廢舊的金屬,也許3D打印機本身有一點成本,但打印的東西越多,邊際成本也在不斷接近于零,年輕人在家里幾乎就可以制造出他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包括復雜的iPhone。
就像今天一樣,你們手機上很多歌是你們自己創作的,編輯出來的照片和搞笑圖片都是你們自己做的,你們所寫的新聞段子是你們自己做的,而它幾乎也都是免費和零邊際成本的,以后在物質生產領域也會出現類似的經歷。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