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我國軸承工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時間:2008-07-2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近幾年我國的軸承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2007年是中國軸承工業實現快速穩健發展的一年。

編者按:我國的軸承工業發展是迅速的。2007年,我國軸承企業有1400多家,軸承行業銷售收入達760億元,比2006年銷售增長22.6%。 近幾年我國的軸承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2007年是中國軸承工業實現快速穩健發展的一年。全國軸承企業有1400多家,軸承行業銷售收入達760億元,比2006年銷售增長22.6%。現在軸承行業從業人員約30多萬人,其中高級人才所占比例大大提高。 國內軸承工業發展現狀 目前,軸承行業整體發展情況有兩個特點:一是行業的企業數量過多、過散,按國家統計局對限額(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企業統計,全國軸承企業有1400多家;二是規模性的增長較快。按照我國軸承行業現在產能的增長速度,“十一五”規劃的產能目標有可能提前兩年半達到,而產量現在已經完成。但是,其中一些產品的技術水平還難以達到規劃預定目標,這些技術和產品質量上的差距也是我們與國外軸承的差距所在。面對與國外的差距,軸承協會規劃從“十五”開始,用3~4個五年計劃,使我國由軸承生產大國向軸承強國轉變。為此在行業中實行了“一個推動,兩個加強”的工作方針。即:全力推動軸承工業的發展,加強行業的信息服務,其中包括統計信息、技術信息,以及各方面的人才管理,真正起紐帶和橋梁作用;加強國際交流,讓企業跟國際接軌,走向世界,在行業發展思路上實現一個根本轉變,即從原來的規模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今年第一季度,軸承行業運行狀況總體上仍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但由于原材料等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物價、人力成本增加太大,軸承企業面臨上下游兩個市場的雙重擠壓,運行難度加大、經營風險加重、軸承企業的發展和生存面臨巨大的壓力。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軸承企業必須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水平和附加值,改進生產工藝,狠抓節能降耗。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降低成本,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原材料上漲對整頓行業,優勝劣汰,對整個軸承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所以這是協會今年關注的一個重點。同時,為響應國家產業政策,協會把節能減排工作納入了2008年的工作重點。節能主要是通過采取更先進的熱處理工藝,淘汰老設備等來改善,還包括節材,如采用冷輾擴技術提高材料利用率等,這樣就能從行業內部部分的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同國際軸承企業的差距 現在,國外獨資企業產能占中國軸承產能不到20%,但在高端市場占有的比例約70%。出口的21.51億美元中,既包括外企也包括內企,但是進口的21.55億美元中則大部分是國外的軸承,這些都是高端產品。所以國內企業要有危機感、緊迫感。因此,根據我國的特點,“十一五”或后期,能有部分企業或部分產品可與國際抗爭。而微小型軸承、電機軸承等目前已與國外基本接軌,我國的微小型軸承在噪聲、精度和壽命等方面都很有優勢;大型軸承如軋機軸承、關節軸承有些技術也接近國際水平。此外,行業要求從工藝穩定入手,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積極推進名牌戰略。現在國內的企業瞄準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水平,靠自身產品研發、技術與外企競爭,大企業集團、小巨人企業都做的不錯,很多企業都主動把自己的優勢和產品的特色結合起來,在某類產品上與國外品牌展開競爭。針對我國軸承行業生產集中度低、研發和創新能力低以及制造水平低等現狀,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促進我國軸承工業的發展。協會將推進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從攻關、技術上提高產品質量,大力推行產學研聯合的道路,重視和抓好精密制造、智能制造、數字制造和微納米制造等關鍵技術,抓好先進工藝及裝備的推廣應用,組織行業繼續深入地開展共性技術攻關。 縱觀國際國內,2008年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增加,為我國的軸承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希望通過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努力,到2010年,有部分企業和部分產品達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水平,為躋身世界軸承強國行業奠定基礎。到2020年,可以實現由軸承生產大國邁入世界軸承工業強國的行列的奮斗目標。屆時,全國軸承行業主要產品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達到同期國外大公司同類產品水平;重大裝備配套軸承實現國產化;設計和制造技術達到同期國外大公司水平;擁有一批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有3~5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知名品牌,成為國際競爭力較強的企業;行業生產和銷售總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有2~3家內資控股企業進入世界軸承銷售額前10名;行業生產集中度CR30達到80%以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