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業分析公司NanoMarket的2014-2021年智能電網傳感器市場報告,全球智能電網傳感器市場將從2014年的2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4.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45.8億元),到2021年將近4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0億元)。可見,傳感器在智能電網領域上將會成為一個重要角色。尤其是隨著國家多種有利政策扶持的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傳感器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市場前景一片大好,成為資本追捧的香餑餑。
我國傳感器市場盡管需求高,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著技術水平偏低、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企業產品研發能力弱等問題。傳感器企業如果想在全球平臺機會減少和整個市場不得不面對新的整合的情況下,成為這個行業的主要供應商,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萊姆電子(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張宗慧在其新品發布會上接受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記者采訪時說道。
據悉,此次發布會上,萊姆電子推出了新一代LF系列電流傳感器。這是萊姆首次把ASIC新技術應用于閉環原理的LFxx10系列電流傳感器。與前一代閉環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相比,LFxx10系列傳感器具有更寬的電流測量范圍,而且新一代LFxx10系列電流傳感器還具備更高的性能和便利的安裝方式,在調速驅動器、伺服驅動器、UPS電源、電池供電系統、焊接電源、空調、家用電器、DC驅動器以及機器人等應用領域都可實現最佳效率控制。
除了在這些領域應用之外,LF系列電流傳感器在智能電網的發電、輸配電、變電、用電環節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近幾年城鎮電網建設改造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啟動,傳感器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這對從事配電自動化相關的電氣設備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發展機遇,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問題也便會成為他們所關注的焦點。
針對于此,萊姆電子海外拓展事業部經理PascalMaeder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因為LF系列電流傳感器的研發控制精度比較高,在全工作溫度范圍內比上一代LFxx05系列電流傳感器總精度提高了一倍(IPN的0.4-0.6%)。另一方面它的抗干擾能力比較強。而且在安全性方面,把老一代的技術參數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兼容了原來的許多產品。集合于這三點優勢,也會大大提高電氣設備的運行效率。
LFxx10系列電流傳感器采用萊姆的專利技術,所以這個產品在行業內,至少現在,甚至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都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張宗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