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天能集團舉行動力型鋰離子電池新能源項目正式投產慶典儀式。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各種型號的動力型鋰離子電池日產量可達50萬只,產能達1.25GWh,相比投產前的產能提升4倍。據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透露,目前該類型電池在高端休閑自行車市場、移動電源、新能源汽車應用等方面,都有廣闊前景,公司預計明年年初這條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不低于90%。此外,計劃明年再投產2條鋰離子電池生產線,產能大概為2GWh,爭取全部產能超3GWh。
據悉,該項目作為天能集團新能源產業的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3億元,建筑面積達24000多平方米,采用國際、國內一流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和技術,主要生產18650號圓柱型鋰離子電池,主要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3C領域及特殊用途的動力型鋰離子電池。
天能集團副總裁周建中介紹,該項目采用最先進的大型鋰電池制造業的設計理念,引進具有國際領先的涂布、全自動卷繞機等現代化裝備,應用自動化、精細化和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模式,使動力型鋰離子電池生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年產能電芯1.5億只,同時儲存電量130萬度,可供5萬輛車同時使用。項目的順利投產,標志著天能鋰電新能源發展邁入一個新階段。
項目采用國內領先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路線,其中涂布機采用擠壓式涂布,涂布精度可達到重量誤差≤±1.5%,裝配線采用全自動卷繞加自動裝配線,可比目前的生產工藝節省人員50%以上,電池的一致性大大提高。此外,項目車間還保持恒溫恒濕的態度,采用自動化注液及焊接工藝,使得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產能均可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在電池安全性能方面,由于整個生產過程中,自動化水平較高,人工干預幾片較少,每只電池配置X-ray對其進行檢測,電池的品質、合格率、安全性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這對于國內鋰電池行業減少鋰電低端產品的產能過剩,擴大中高端產品的技術優勢,提高中國鋰電的國際競爭力都有著深遠影響。
來自地方政府、行業領導、整車廠、經銷商等500人出席儀式。隨后,參加慶典人員還實地參觀了天能鋰電二期項目全新的自動化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