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東莞加速“機器換人”:壓鑄鑄造產業錦上添花

時間:2014-10-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發展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的裝備制造業,其中壓鑄機器人的不斷改進革新并投入應用,對于壓鑄、鑄造產業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發展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的裝備制造業,其中壓鑄機器人的不斷改進革新并投入應用,對于壓鑄、鑄造產業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壓鑄機器人在壓鑄行業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特別是當前,鑄件品質的穩定性已直接決定著其市場地位。由于壓鑄機器人的普及應用,可以顯著減少高強度下人工重復勞動的危險性,改善工人工作環境,同時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精確性。另外,在日益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壓鑄機器人所引入的一系列自動化設置,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廢品率、提高生產效率,所以,未來壓鑄機器人將成為壓鑄業中的“香餑餑”。

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估算,僅工業機器人一類,到2022年市場容量或超20萬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我國制造業工人數量在5000萬人左右,而可以用工業機器人替代的領域如汽車、電子、化工及食品等行業其工人數量約占60%在3000萬人左右;其次,2022年則至少有1700萬臺工業機器人的替代空間,按照均價每臺30萬元估算,則有51000億的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而機器人本體市場一般可帶動是其3倍的相關配套產業,據此到2022年前后,中國機器人產業集群規模約204000億。而東莞也存在2萬家制造企業需要進行機器換人,早在2009年,東莞就出臺了補貼政策,企業“機器換人”最高能拿到34萬的補貼。但企業真正有這一迫切感是這兩年,90后工人難招,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工人流動性卻越來越大,這兩年來進行機器換人的東莞企業上升了38%。不過,很多企業還是沒信心。他們更注重投資效益,一臺簡單的機械手加上配套設備投入要30萬左右,一般都要3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很多企業希望2年內就能收回成本。但是他們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效益:管理成本下降,甚至訂單上的爭取。比如,東莞某企業,在引入了自動切割的設備后,馬上就拿到了國外大單。現在國外客戶要到工廠看到你的自動化設備,才對產品品質有信心。

拓斯達積極推進東莞機器換人活動

在2014年舉辦的東莞市機器換人高峰論壇預備會上,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表示,當前需要關注的是人力成本構成最大的挑戰,人力資源狀況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得分僅有30分,是最低的。超過一半的企業家已經準備用機器人來取代人工,這說明人力成本的上升讓一些企業正在謀求變化,企業的求變也加快了我國產業升級的步伐。

從根本上講,原因在于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正在下降。受長時間的低出生率的影響,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速度放緩。勞動力人口下降的同時,工資也開始上漲,制造業尤其是一些低端制造業企業成本開始上升。

“機器換人”是降低勞動成本,提升產品品質的需要,同時也是終端市場的需要,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說道,如今拓斯達加快自動化技術的突破,增加自動化人才的引進,完善各行各業自動化項目需要的專項團隊組建。以最先進完善的自動化應用技術助力中國制造業加快模式轉變,同時解放更多的勞力從事更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同時,吳豐禮還說道:創造更高的生產效率、降低更多的生產成本,我們將堅持走“機器換人”這一政策,創新應用及推廣應用,并積極推進“機器換人”政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