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家電網啟動6類智能電網示范工程

時間:2014-09-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程以社會廣泛關注的新能源開發、分布式電源應用、便捷用電、電動汽車、智慧城市、電網智能化等6個領域為重點,打造一批國際領先的智能電網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推動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轉變。

“6類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不僅反映了公司智能電網建設的最新理念,也是公司將電網的服務價值進一步向社會延伸的創新實踐。”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部)副主任沈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不久前,公司正式啟...

“6類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不僅反映了公司智能電網建設的最新理念,也是公司將電網的服務價值進一步向社會延伸的創新實踐。”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部)副主任沈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不久前,公司正式啟動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工程以社會廣泛關注的新能源開發、分布式電源應用、便捷用電、電動汽車、智慧城市、電網智能化等6個領域為重點,打造一批國際領先的智能電網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推動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轉變。

沈江坦言,伴隨著世界能源格局變革,電網已從傳統的電能輸送基礎設施逐漸轉變成為各類能源轉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臺。立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現各種電源相互補償調節,為社會和用電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并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是本次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的核心目標和重要任務。

公司6類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實施方案中,有5類工程是立足社會廣泛關注和普遍認知的重點領域。請問,做出這樣的部署是基于怎樣的戰略考慮?

沈江:自2009年公司在國內率先提出智能電網建設以來,經過幾年發展,在智能電網技術、標準、設備、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帶動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環境保護以及能源對外依存度壓力逐漸加大。特別是國家提出,推動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和能源體制四方面的“革命”,智能電網建設面臨新的挑戰。

首先我國新能源已經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風電和太陽能實現規模化建設,今后還將向著更加寬泛的領域方向發展,如居民分布式發電、海洋風電等。這些新能源如何更好地與電網建設規劃相銜接、怎樣科學進行區域布局、關鍵性的技術問題能否破解、商業運營模式進一步創新等課題,都需要積極研究和突破。

其次節能減排、治理霧霾任務非常緊迫。當前,國內眾多城市連續霧霾,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及身體健康。治理霧霾必然會帶來用能方式以及消費方式上的變化。譬如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治理霧霾的有效載體,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客戶的用電需求將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的特征。智能電網建設必須要適應和滿足這種變化和需要。

第三新型城鎮化建設步入軌道。國家已經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目標和具體要求。可以預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對電的依賴程度會更高。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勢必要求智能電網建設的理念、規劃、技術等要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不斷放大和延伸電網的社會服務功能與價值。

最后電能替代刻不容緩。實施電能替代,優化能源結構離不開堅強智能電網發展。電網是電能傳輸的基本載體,發展新能源,實現綠色電能的大范圍優化配置消納與雙向計量,必然需要電網具備強大的能源轉換、高效配置和互動服務功能。而智能電網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生產、轉換、輸送和使用效率,增強能源供給的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和環境友好性,推動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提出重新梳理智能電網建設理念、調整智能電網建設規劃,部署智能電網新的創新示范工程,要求利用兩年時間完成建設6類創新示范工程建設的重要任務。

我們注意到,6類創新示范工程中有不少涉及未來發展勢的項目。選擇這些前瞻性項目的目的是什么?

沈江:目前,公司智能電網的發展理念已經與世界越來越趨同,那就是更加重視能源的大范圍優化資源配置,更加重視新能源的接入和需求側的智能化,也更加注重融入到社會各方面以及公眾的生活之中。

公司6類創新示范工程從開始設計時,就是瞄準未來5到10年電網發展趨勢來考慮和規劃的,更多是想探索電網今后的服務模式是什么樣的。譬如,如何引導電動汽車用戶避開用電高峰期,合理選擇時間充電;采用更加靈活的價格機制,鼓勵客戶錯峰用電;車聯網、物聯網等在智能電網如何實現等。我們不僅希望通過工程建設,破解智能電網建設的技術難題,更希望通過探索和實踐,進一步創新智能電網運營的商業模式,研究和抓住未來智能電網新的服務形態與機遇。

和過去不同的是,6類創新示范工程是由各省公司自行申報并負責建設,公司科技部負責頂層設計。這是否反映出公司智能電網建設的整體實力更加均衡?

沈江:公司以往的智能電網工程主要是總部和公司科研機構發揮的力量更多些。各省公司有意愿建設,但缺乏經驗和技術。經過幾年發展,公司系統單位對智能電網的建設理念、項目實施安排以及技術等方面,都越來越成熟和專業。此次6類創新示范工程中,超過一半以上的項目是各省公司策劃組織。公司總部負責頂層設計,并聯合公司研究機構,從項目的示范性、推廣性,以及經濟價值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和整合。

這種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式使項目更加接“地氣”,也更具有示范性。例如,國網吉林電力提出將東北的風電和城市供熱結合,有效解決風電消納難題;國網天津電力提出,希望在天津生態城二期工程中,嘗試運用新的智能電網技術和新的運營模式,探索出未來10年后智能電網新的服務運營模式;靠近沿海和沿江的地方公司提出船用岸電項目等,這些項目與地方需求相契合,具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并且應用了智能電網最新技術,工程示范性特征突出,具有向其他同類型地區實用推廣的價值。

新一輪的智能電網工程建設將面臨哪些技術挑戰

沈江:技術上的挑戰是任何時候都會遇到的。6類創新示范工程不少是著眼電網長遠發展規劃的,必然會有很多技術上的挑戰。海上風電場示范工程就是個例子。

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場主要集中在江蘇和上海,再往南方沿海地區的風電資源更好。但東南沿海地區經常遇到臺風等惡劣天氣,這對風電的選址、布局、送出等都是考驗。我們希望通過海上風電場示范工程建設,研究風電是不是可以再往南實現規模化發展、海底電纜敷設等關鍵問題。

此外,還有商業模式的問題。今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提出能源革命時,還提到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對我們而言,商業模式創新是最大的挑戰。沒有建立起理想的商業模式,技術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創新示范工程中,我們確定電動汽車、船用岸電、智慧城市等項目,正是為了探索和解決未來商業模式而做的努力。

工程建成后是否代表了公司智能電網未來的發展方向?

沈江:2009年公司首次提出建設智能電網,當時主要圍繞“發電、輸電、變電、調度、配電、用電”六大環節開展建設,重點解決智能調度、智能變電站、輸變電設備監測、配電自動化等電網自身的建設。而創新示范工程主要是立足社會廣泛關注,考慮分布式電源快速發展等形勢而建設的,目的是推動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加快轉變。

從這一變化而言,公司智能電網建設不論是從理念還是具體項目上,都是在主動順應甚至是超前考慮了經濟社會發展和電網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一個不斷創新再創新的長期性課題。當前,各種新技術與新應用催生出的業態層出不窮,如電動汽車就是新能源與傳統汽車工業相結合的新產物。因此,我認為6類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具有的示范性和展示性,反映的是公司今后一定時期智能電網建設的方向。但是,未來的發展是否也遵循這一路徑,還需要取決于外部環境和公司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總而言之,智能電網建設也需要在不同發展階段,適時調整、細化,使其真正契合發展需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