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結構性電子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件大事

時間:2014-09-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嵌入式電子市場并非全新領域。它可被視為機電整合的延續,以及電子/機械元件與功能的融合,同時還可被視為封裝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技術市場研究公司IDTechEx預測,嵌入于汽車、飛機中的結構性電子電路元件市場可望在2025年以前達到6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這一嵌入式市場指的是汽車車體或飛機機翼結構中的電子元件。

嵌入式電子市場并非全新領域。它可被視為機電整合的延續,以及電子/機械元件與功能的融合,同時還可被視為封裝技術的進一步發展。IDTechEx指出,結構性電子(structuralelectronics)的代表應用是保護結構功能的耐壓性電子/電氣零件與回路。同時,結構性電子還讓電子儀器可依照車型內建其中,取代傳統的汽車車體,以及應用到航空領域與建筑物中。此外,結構性電子更可讓電器機器與電子機器氣凝膠化后填充于汽車或飛機中未使用的空間,以及開發具備變形構造功能的飛機上。

在任何情況下,3D列印將有助于促進這一類結構性電子元件的技術選擇與可能性。根據IDTechEx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嵌入式電子產品首先將成為航空產業的尖端技術,例如嵌入于機身內部的大尺寸顯示器可取代窗戶,除了顯示外在世界以外,還提供了乘客資訊以及增強現實的其他元素。

而在汽車中,結構性電子元件則可整合于車體與底盤系統內,模擬人類的神經系統,而使車輛能夠即時提醒以避免碰撞而損壞。就某種程度上來看,當今汽車中已經存在這種技術的早期發展了:內建于汽車前后的高靈敏度麥克風記錄事故發生時的結構聲,并傳送該訊號至安全氣囊控制器。

除了這種簡單的應用外,IDTechEx的分析師們認為,結構性電子應用并不限于汽車與航空技術。例如橋梁中安裝自供電感測器,可在發現橋梁塌陷、損壞或負載過度時發出警訊。在無臺、樓梯、人行道與地下道的地板下安裝電子感測器與能量采集裝置,就能產生足夠的電力來為看板與燈光供電。即使是白色家電也能從這些整合的結構性電子中獲益。例如洗衣機機身即可作為控制。

電動汽車特別需要結構性電子,IDTechEx的研究人員認為,在汽車、建筑物以及其他結構表面安裝一層由感測器組成的“智慧皮膚”(smartskin),可執行越來越多的功能,包括無處不在的感測、產生以及儲存電能。智慧皮膚的另一個例子是絕緣纖維復合材料,可用于分散掉飛機周圍的雷擊。

IDTechEx的研究報告中所涵蓋的結構性技術范圍包括模內(in-mold)電子、智慧皮膚、結構健康監測到承重結構的3D列印、結構性元件、結構超材料以及能量采集等。

如今可確定的是電纜的絕緣保護已能利用結構性電子來取代,從而使印刷電路板的制造更加智慧與彈性。其共同的因素在于節空間、重量與成本,同時提高可靠性。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