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一則溫嶺民企收購德國百年老牌機床企業的消息引起了行業內的關注。“新貴”合并“老貴族”,在這場并購的背后,正是溫嶺機床工具行業發展的縮影。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興起以來,沿著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軌跡,貼著“溫嶺”標簽的機床正在走向世界。
2013年,溫嶺全市80家規模以上機床設備制造企業完成產值39.2億元。今年上半年,機床工具行業更是交出了溫嶺八大行業中最為亮眼的“成績單”:80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22.7億元,同比增長14.3%;實現出口交貨值7.36億元,同比增長8.9%。
創新驅動打造明星產品
并購德國百年老牌機床企業的是臺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這家成立了20多年的機床企業,擁有多項專利,可以生產30多種不同規格的磨床和削床,年產值4000多萬元。它并購的,則是創建于1919年的施耐亞機床有限公司,其磨床技術水平在德國處于前五位。
北平機床有限公司負責人虞榮華說,早在2012年,北平機床就已經開始和德國企業洽談并購了。“一方面是為了更快地打開國際市場,另一方面,是想吸收德國企業的管理經驗、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
虞榮華表示,雖然進步很快,但中國機床業與德國、瑞士等世界上最發達的裝備制造業強國相比,還有著技術差距。通過企業并購,可以利用技術交流、異地培訓、上門指導等舉措,吸收德國企業的管理經驗、科研水平、先進設備,爭取在3至5年內實現企業整體技術的飛躍。同時,也可以利用德國公司的品牌優勢,加快國際市場開發步伐。
為縮小與機床工具先進企業的差距,溫嶺機床工具行業在引進先進設備和自主研發上都投入巨大。早在1999年,溫嶺大眾精機就投入了500多萬元從日本引進整條生產線。北平機床每年都會拿出銷售額的30%左右用于產品研發,其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設備如今已進入到了iphone手機的制造鏈里。
巨鑫機床的多孔鉆機床,中鼎精工生產的高速沖床,大眾精機的立式機床……如今,眾多機床企業都擁有了自己的“明星產品”。
溫嶺市經信局副局長林新德說,目前,溫嶺機床工具行業的產品種類已從單一趨向多元化,隨著產品中的中高檔產品不斷增加,機床企業利潤空間得到了提升。
集群化發展提升產業層次
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溫嶺機床工具行業從零開始,逐漸形成規模,成為溫嶺目前的八大行業之一。從最初的有單就接,接了就造,到如今的注重打造品牌,溫嶺機床工具行業已經完成了觀念上的轉變。
溫嶺的機床企業每年都要投入數百萬元用于參加展會。目前,溫嶺機床工具行業企業注冊商標擁有率達98%,并擁有西菱等中國馳名商標。北平機床、美日機床、大森機床等品牌已經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大企業,如北平機床、大眾精機等,已經致力于精密機床的制造,其批量標準化生產的機床越來越少,而為企業定制的機床越來越多。這些大企業在開拓高端市場的同時,也給中小企業空出了一定的市場空間。
技術含量的提高,品牌價值的提升,曾經溫嶺機床企業間大打“價格戰”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一些企業生產的高端設備在市場上能賣到上百萬元,而在以前,溫嶺大部分機床企業生產的機床大多只能賣到十幾萬元,利潤微薄。
產品高低搭配,企業形成集群,溫嶺機床工具行業正走向高端化、組合化、集成化,而為其產品提供配件的企業也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上半年,溫嶺專用設備行業產值9.98億元,同比增長11.4%,出口同比增長11.7%;機床及配件行業產值5.55億元,同比增長16.9%。
今年5月,溫嶺被列入國家機床工具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這也為溫嶺機床工具行業打開區域品牌、提升產業層次再添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