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首批“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河南省“兩化”融合示范企業,一直在生產領域和管理領域扎實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并成功打造我市“十大建設”信息化建設“兩化”深度融合工程之一——風神輪胎500萬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MES系統。
日前,記者來到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四部。剛進車間大門,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正專注操作機器。
“這就是實施500萬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MES系統的車間,該系統以SAP-ME產品為平臺,按照ISA-95原則進行規劃。該系統實現了輪胎生產全過程管控和雙向追溯,是一大亮點。”該公司管理信息部部長白艷說。
記者了解到,風神輪胎MES系統實現了從原材料入庫到輪胎成品出庫整個周期內生產過程各工序的網絡化控制,可以對各工序的計劃、工藝、倉儲、設備、能源、生產和質量進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控制。
在該公司制造四部煉膠工段二樓作業現場,記者看到一臺供膠機正向外一點一點吐著膠片。一位工人師傅一手拿著膠片,一手用力切割;另一位工人師傅正將黃色粉末狀原材料歸類整理,旁邊一臺由MES系統控制下的工控機將供膠機切割膠片的原料信息詳細統計,工人師傅通過生產數據的集成和分析,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生產改善。據制造四部部長董青松介紹:“MES系統的實施,使得生產過程可管可控,利用條形碼對原材料、半制品、成品進行生產和質量等信息的追溯。如有問題,可按照條形碼在系統中追溯問題根源。”
在一樓成型工段,記者發現每臺生產設備上都配有MES系統終端。據該班組人員介紹,通過MES系統建立一個完整、統一的設備監控與管理平臺,用于產品生產計劃的接收和批量下達并及時地獲取班組生產產品數量等信息,如存在錯誤,機器上的報警器將及時提示;生產完成后,產品還自動打印出含規格信息的標簽卡片,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記者來到硫化工段。在硫化機旁邊,記者看到,兩個機械手在抓胎,把胎胚放在中心機構上然后進行合模,并通過設定的時間、溫度和壓力對胎胚進行硫化。
對于這樣龐大的覆蓋各個生產步驟的網絡信息系統,不管是實現自控成型、硫化或是質檢程序,統統不能離開風神機房里的2個機柜、17臺服務器。
“MES系統確實是個好東西,它其實是個生產運行系統,管理人員在辦公室通過它就能實時監控現場生產運行情況,每天的生產質量、工藝、設備各方面的信息,一點鼠標就能看到,各種生產報表全部都能自動生成。”董青松一邊指著顯示器上的功能列表一邊說。
作為中國最大的全鋼子午線輪胎重點生產企業之一和最大的工程機械輪胎生產企業,該公司成功實施了500萬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MES系統,并于2013年榮獲全國“兩化”融合優秀項目獎。在此系統的支持下,該公司乘用車輪胎的生產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產品于2012年6月投放市場,取得了歐盟標簽法測試“雙B”等級認定,達到了國內同類產品的最高等級。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