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島城花了兩年時間研發的國內首臺無水清潔太陽能發電板機器人亮相。這個智能機器人每小時能清潔8000平方米,而一個人每小時只能清潔100平方米,填補了國內外光伏清潔領域的多項空白,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噔噔噔……一個8噸重、一身藍裝的機器人擺弄著大“掃帚”開始清掃四組太陽能發電板,這就是位于高新區的青島昱臣智能機器人企業研發的國內首個無水清潔太陽能光伏電板的智能機器人,造型看上去跟挖掘機相似。記者專門湊近捏了捏“掃帚”,跟一般的材質不一樣,而是硬中有軟類似樹脂的材料,“用這樣的材料主要是考慮到不會產生靜電,避免影響太陽能發電板的發電能力。”長江學者、昱臣智能首席技術研發官熊蔡華說,除了材料,前面清掃頭的位置也很重要,因為清掃頭比較重,如果位置不對,會壓碎光伏發電板,而位置的控制主要取決于四個感觸點,相當于機器人的“眼睛”。
清掃過后的灰塵會落在后面的一個大鏟子中,通過大長管子吸到后備廂。“這臺機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采用領先的增壓發動機,可在溫度-30℃~50℃、海拔3500米以下的環境正常工作。”熊蔡華說,通過多種傳感器及控制器的配合,實時檢測并調整清潔功能部件的位置和姿態,能夠適應顛簸不平的路面和參差不齊的光伏面板,響應速度快,動作平穩,采用履帶式行走,每小時可達到4到7公里。
“這臺機器人既可以實現智能控制也可以進行手動操控。”昱臣智能董事長楊楠說,這臺機器研發了兩年,而相關的零部件設備至少研發了10多年,已經被大西北的一個光伏電站預定使用,大西北沙塵多缺水,太陽能光伏電板應用又比較普遍,在那里光伏電板一個月就清洗一次,而青島這樣的地區半年清洗一次就可以。
“這是國內第一臺清洗光伏電板機器人,在國際上意大利也有類似的一臺,但是需要用水來清潔,而且感應頭沒有我們研發的這一臺靈敏。”熊蔡華說,這臺機器人填補了國內外光伏清潔領域的多項空白,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高新區和高校合作招機器人專業新生
“昱臣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2012年入駐青島高新區,是高新區引進的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項目之一。”高新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青島高新區搶抓高端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突出發展機器人產業,全力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已累計引進日本安川電機、沈陽新松、軟控科捷、華東機械、寶佳、諾力達、創想、匯智、速霸數控設備等35個機器人項目,總投資84.2億元。
為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速度,高新區全力開展產業組織工作,包括開工建設北方最大的智能機器人特色園——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創建了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山東輕工工程學校、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青島技師學院等專業培訓機構,共建機器人相關培訓專業和實訓基地,山東輕工工程學校新增的2個機器人專業,今年9月開始招生,首批招生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