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儀器儀表業低開向上 進出口兩位數增長

時間:2014-09-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介紹,今年以來,儀器儀表行業的產銷形勢總體正常,上半年行業利潤增幅有所回升,主營利潤率持續上升,進出口走勢強于預期,增幅達到了兩位數。

雖然年初低開,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主營收入逐月向上,至今年6月份,該行業的主營收入增加值增幅已超過全國制造業增幅2.8個百分點。

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介紹,今年以來,儀器儀表行業的產銷形勢總體正常,上半年行業利潤增幅有所回升,主營利潤率持續上升,進出口走勢強于預期,增幅達到了兩位數。

他判斷說,預計儀器儀表行業全年的產銷可以達到15%左右的預定目標,保持中高速增長。

主營收入逐月向上

奚家成為記者分析說,因為去年基數偏高等原因,今年年初儀器儀表行業的主營收入增加值增幅創了本世紀以來的新低(6.5%),到3月開始逐月回升,至第二季度時各月的增加值增幅均已超過12%,而6月份的主營收入增加值增幅已達到12.6%,超過了全國制造業增幅2.8個百分點,超過機械工業1.9個百分點;1~6月主營收入增加值累計增幅高于全國制造業增幅0.5個百分點,比機械工業增幅低0.8個百分點。

“全行業產銷形勢總體正常,需求略顯偏弱,并未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現象。預計全年產銷可達到15%左右的預定目標,保持中高速增長。”奚家成表示。

從行業內部看,環境監測、試驗機、分析儀器、農林牧漁儀器、測繪儀器、電子測量、工業自動化等分行業的主營收入都保持了15%以上的增幅;受房地產疲軟、商用車和國產車增幅不高等影響,供應用儀表和車用儀表增長趨緩;因為結構調整進展不快和傳統產品需求漸趨飽和等,衡器、鐘表計時儀器等的增幅偏低。

利潤增幅逐漸回升

今年年初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同比增幅起步偏低,到二季度開始回升,但幅度不大。

據介紹,該行業的應收賬款、產成品庫存、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同比增幅均高于主營收入增幅,特別是產成品的庫存明顯上升,同比增幅已由去年末的9.16%上升至今年中的18.11%。

在各分行業中,供應用儀表、環境監測儀器、試驗機、勘探地震儀表、電子測量儀器、計時儀器、光學儀器、衡器等的利潤同比增幅較大;電工儀器、測繪儀器、分析儀器、車用儀表、導航氣象儀器、教學儀器、醫療儀器等同比一位數低增長或負增長。

此外,行業中中小型企業的利潤增幅高于大型企業,中資企業的利潤增幅要高于“三資”企業。今年以來,全行業的虧損企業數在小幅增加,占比為18.64%,同比上升了8.05%,但虧損額卻同比下降了1.49%。

奚家成告訴本報記者說,目前行業中只有少部分技術進步明顯、現代管理見效的企業能夠達到15%以上的利潤率,大多數企業都還處于微利狀態。主營成本同比增幅13.14%已經接近主營收入的增幅12.61%,近年來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正在被逐漸消化。

“預計今年全年行業的利潤增幅能夠達到13%的預定指標,主營收入利潤率仍能保持8.5%以上高位。”

進出口走勢強于預期

“儀器儀表行業的進口增幅已連續三年在一位數徘徊了,今年年初突增至兩位數的高點,并一直保持了整個上半年。”奚家成表示。

在國內經濟處于調整期、需求并未轉旺的情況下,儀器儀表行業的進口增幅驟升,其重要因素之一是國際貿易斗爭引起的新一輪關稅減免,許多儀器儀表因被列入了電子產品、環保產品而降減免關稅。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各類中高檔測試儀器設備,如半導體晶片或元器件制造用光學儀器、檢測儀器、高檔顯微鏡、衍射設備、金屬材料試驗機、超聲波探傷儀、氣體或煙霧分析儀等,這些產品的進口均大幅增長。

他分析說,之所以出口增幅能重上兩位數,既與國際市場的緩慢復蘇有關,也得益于本國產品競爭力的提高。電度表等大宗出口商品經去年一年的低迷后已恢復了正增長,而光學元件、電工和電子測量儀器、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等的增幅都在20%以上。分散型控制系統、軌道交通用車載控制設備、核磁共振裝置等高檔儀器裝備的出口也大幅增長。

“因為基數等原因,預計下半年儀器儀表行業的出口增幅將回落,但全年仍能保持高于進口增幅的兩位數增長,并減小進出口逆差。”他判斷說。

控制系統只進不出狀況改變

控制系統是典型的高技術產品,其主導產品分散型控制系統DCS是工業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的核心裝備。在前幾年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DCS發揮其技術、性價比和服務優勢,不斷取得進展。

上半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CS中標率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外企,并進入了多個長期都由國外產品占領的領域和企業。中資DCS企業的經營規模已經超越了國際知名廠商在華的企業。而除了主控系統外,安全系統、核電控制系統、軌交控制系統等專用系統也不斷取得進展和突破。

“控制系統作為高端產品長期只進不出的狀況正在改變。”奚家成告訴記者說,今年上半年軌交車載系統ATP一項的出口金額已超過5000萬美元。而控制系統的發展,也帶動了優化軟件、MES等工控軟件的發展和集成、總成能力的提升以及MIV、MAV等高端服務的開展,拓展了工程能力和盈利空間。

他還介紹說,城鎮集中供熱是北方十五省市重要的民生工程,而為此開展的供熱監控系統和熱量表計技術已經成熟并實現了產業化,目前國內從事熱量表計、供熱監控系統的制造生產和城鎮供熱工程改造服務的企業已有數百家,而近年來每年生產制造和采購安裝的熱量表計在200萬臺以上,供熱監控系統達數千套———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來推動此項惠民工程。

“但是,由于供熱管理體制改革和分戶計費管理辦法的滯后,上述監控系統及裝備大部分至今都尚未投運。”奚家成透露說,我國的供熱系統推廣應用還有待改革。

信息化有序推進

在“兩化”融合方針的推動下,生產過程信息化、數字化車間等工作取得了進展。儀器儀表行業的生產過程信息化專項已經順利啟動,三個示范試點企業也已按計劃開展工作,并通過交流互助診斷等形式向行業拓展。

據悉,目前該行業一些骨干重點企業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數字化生產線并改造老線,使其適應信息化的要求。而有些二百人左右的小企業已經聘請國外專家改造生產線、上機器人、制定信息化生產方案等,推進企業的現代生產模式和數字化生產。

“行業將組織三個示范試點企業的經驗擴大到二、三十家企業并影響全行業,以生產過程信息化等措施推動改變行業面貌。”他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