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霍尼韋爾國際公司(HoneywellInternational)是一家國際性從事自控產品開發及生產的公司,擁有著超過百年的歷史,于1885年成立,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莫里斯鎮。是一家營業額高達300多億美元的多元化高科技和制造企業,1996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最受推崇的20家高科技企業之一,在全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汽車產品,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殊材料。Honeywell的發展宗旨是以增加舒適感,提高生產力,節省能源,保護環境,保障使用者生命及財產從而達到互利增長為目的。
成長歷程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的歷史我們可追溯到1885年,那時一個名為AlbertButs的發明家發明了爐調節器和報警,并取得了熔爐標準儀和報警器的專利。于1886年3月23日成立Buts電表儀公司,之后幾個星期他又發明了一個既簡單又靈活的裝置,命為“damperflapper”。1893年,過去的聯合熱控制公司更名為電子熱控制公司(EHR),1904年,一名年輕的工程師MarkHoneywell正在努力完善熱發電機性能,1906年后,他創立了霍尼韋爾熱技術公司,專門用來研制熱水加熱的發電機,到1912年,HER公司擴展了業務范圍,更名為Minneapolis熱控制公司(MHR),四年之后,MHR公司申請了第一家電子摩托車的專利,由Underwriters實驗室批準。1927年,MHR公司和霍尼韋爾熱技術公司合并,形成了Minneapolis霍尼韋爾控制公司,成為最大的高質量原子鐘的最大制造商。1963年,公司名稱正式更為霍尼韋爾國際公司,1986年收購了Sperry航天公司,從此霍尼韋爾國際公司在航空航天工業的地位顯著地提高了,迅速地成為了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航空電子設備的綜合制造商。
而今天的霍尼韋爾公司是由1999年春天兩個全球著名的公司Honeywell(霍尼韋爾)和AlliedSignal(聯信)合并而來,合并后整個公司仍以Honeywell冠名,新的Honeywell公司仍然保持在多個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全球高科技公司特點,使新的Honeywell更加強大,尤其在自動化領域和航空航天技術方面,令人矚目。在全球每一架波音飛機里,有30%產品出自于Honeywell公司,使得公司年銷售額達到250億美元,一舉跨入了美國財富前60強。
隨著公司發展形勢越來越好,一些著名的公司如保安系統制造商WSE(西屋)、C&;k、ADEMCO(安定寶)和防火系統制造商SystemSensor(盛塞爾)、Notifier等公司相繼加盟Honeywell,他們的加入豐富了公司建筑物自動化系統產品種類,使得Honeywell公司成為了全球至大的建筑物產品供應商。現在霍尼韋爾公司主要分為住宅及樓宇自控、工業自控、航天及航空自控三大部分。
在華發展
要說霍尼韋爾在華的歷史,我們可追溯到1935年。當時,霍尼韋爾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經銷機構。1937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國政府之邀從十大領域推薦精英企業來華推動兩國雙向交流,并促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其中一家叫UOP的公司作為煉油石化領域唯一被選中的企業推薦給中國政府的,正是霍尼韋爾旗下的子公司。
80年代中國正在進行改革開放,這一時期成為了霍尼韋爾融入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起點。作為首批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跨國企業,霍尼韋爾在彼時開始了一系列的高品質投資。霍尼韋爾四大業務集團均已落戶中國,旗下管轄的所有業務部門的亞太總部全都遷至中國,并在中國多個城市設有41家全資子公司和合資企業。霍尼韋爾在中國的投資總額約6億美金,員工人數約12,000名。
發展至今,霍尼韋爾在華發展經濟中地位根深蒂固,從行業分布看,Honeywell已成為國內煉油、石化、造紙、化工、發電、石油天然氣、鋼鐵、建材及食品飲料工業,以至商業建筑物先進控制技術的主要供應商,給大型賓館、辦公大樓、購物商場、政府機構等建筑物提供建筑物自控工藝、火警和安全系統。從地區分布來看,Honeywell的業務范圍包括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臺灣。
中國是霍尼韋爾全球拓展戰略藍圖中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因此,公司承若以最好的質量、交付、價值和技術推動在華業務的發展。霍尼韋爾在中國所實施的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國家整體規劃,充分利用公司在節能、環保、安全等相關領域的全球領先實力,有效地為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
在業務發展同時,霍尼韋爾高度重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家園建設計劃”這一獨特的全球公益項目積極關注家庭安全、自然科學和數學教育、住宅建設和慈善救助等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