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建委和沈陽市地鐵指揮部在地鐵內部安裝了大量監測儀器,隨時監測土層的變化情況,對沉降的監控精確到毫米。目前,這一區間段已經安設了100多個監測點位,每30米就有一排監測設備,每排包括6個監測點,確保地鐵施工安全。
遼寧省沈陽市迎賓路高架橋今年將完成墩柱、承臺的施工,明年將連接二環和三環,從西二環建大立交橋至西三環北李官收費站的時間將大大縮短。未來,它的二期工程將跨越三環路,與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央大街相連。
迎賓路高架橋是沈陽首座跨地鐵建設的高架橋。最為艱難的地鐵段,橋體與地鐵一號線重疊570米,該施工段的地質層以沙層為主,打樁過程困難,由于樁基與地鐵隧道壁緊挨著,只有1米,風險級別為最高級。
施工方介紹,高架橋地鐵段正在進行打樁作業,最深的樁有50米,目前已經完成了10根樁基。迎賓路高架橋墩柱、承臺等工程今年11月前將完成,明年10月基本達到通車條件。
鋼護筒保證打樁不跑偏
迎賓路高架橋由于是在地鐵上方建橋,工藝更為特殊,施工方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地鐵的安全性。
中鐵一局迎賓路項目負責人介紹,在地鐵線路兩側打上20米深的鋼護筒,隨后在鋼護筒兩側打樁。樁基礎上面搭建一個橫梁,構成一個“板凳”,地鐵就在“板凳腿”之間穿過。在“板凳結構”的保護下施工,保證地鐵正常、安全運行。
施工人員稱,地鐵主體結構深18米,鋼護筒比地鐵更深,一方面保證在打樁時不跑偏,一方面分散地鐵土層的壓力。整個地鐵施工段要打下96根鋼護筒。
設100多個監測點位
高架橋地鐵施工段的最核心區域有160多米長,目前,這一區間段已經安設了100多個監測點位,每30米就有一排監測設備,每排包括6個監測點。
此外,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將采取旁站式監理,24小時對工程各個點位進行把關。
地鐵口處變雙向四車道
在沈大路洪湖街交匯口以東,橋梁主體正好與迎賓路地鐵出入口重合,這一區域的施工更為嚴謹。
施工方介紹,與其他施工段不同,此區域使用提前預制好的32個小箱梁,而不是現場澆筑的大箱梁。這是因為,首先考慮到地鐵口的承受能力,再加上現場施工空間較狹小,使用預制箱梁直接用吊車拼裝,緩解施工壓力。
此外,通橋后,沈大路洪湖街以東與地鐵口重合的這一區域,橋下地面為雙向四車道,洪湖街以西又變回雙向八車道。
金湖街下道直接上高速
據介紹,從今年7月開始的主體施工階段正在進行橋梁的樁基礎、承臺及墩柱的施工。現完成了500多根樁基礎施工,占工程總量的80%以上。同期進行的還包括橋梁承臺以及墩柱的建設。整個工程將打下117個承臺,目前已經完成48個,同時完成了23個墩柱的鋼筋綁扎工程。
昨日,第一標段的現場施工負責人表示,一標段工程總長1.5公里,主橋橋墩共48個,目前已經完成了20個。今年還將重點建設北李官出口和金湖街路口的60米寬鋼箱梁、五聯現澆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期間道路不封閉。
在三環北李官立交處設2車道上、下匝道,匝道橋寬8.25米。施工負責人介紹,通橋后,車輛到達金湖街路口,可以從主橋北側下匝道,直接通向北李官收費口上高速;從高速出來的車輛則從橋南側上匝道進入主橋。
未來,迎賓路高架橋還將向西繼續修建,跨越三環連接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