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蒼南縣針紡織企業最為集中的宜山鎮,原本零散分布在各處的針紡織行業主要企業,將陸續進入該鎮總占地47畝、總建設面積7.13萬平方米的針織標準廠房工業園區,正式有了自己的家。
這是歷經三十多年發展的蒼南縣針紡織行業從“低小散”走向集聚發展的縮影。據蒼南縣針棉織品行業協會信息,經過近幾年的集聚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主打產品內衣內褲已在國內闖出名氣的蒼南針紡織,去年工業產值近200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4強。
蒼南縣針紡織業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宜山、龍港等地,其中宜山鎮更是被譽為“針紡織之鄉”。30多年前,包括宜山在內的一些鄉鎮從再生纖維紡織起步,如今已形成以針織內衣加工為主,織布、印染、定型、印花、制衣等配套較為完善的針織產業集群,是國內針織內衣、內褲主要產地。其中僅宜山鎮就有350家針棉織品企業,各種類生產機器設備共有15000多臺,從事人員達2萬多,年工業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33家。
溫州追鹿針織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圣川等業內人士說,早前,蒼南的針紡織行業企業數量雖多,但大多數企業規模小,叫得響的品牌寥寥無幾,不少企業干脆打著上海、深圳、香港等地牌子,“低小散”現象突出。因此,近年來,蒼南縣、宜山鎮針對紡織行業進行技改,打造產業園區,引導產業聚集發展,并在行業自律、質量提升等方面出臺了諸多規章制度,如今蒼南針紡織已冒出“追鹿”、“舒爾丹”、“寶派”、“紳門”等一批叫得響的品牌。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