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湖北省農業悄然邁入物聯網時代

時間:2014-08-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襄陽一個運用物聯網種植的基地,記者看到:每個田間、每個大棚、每個作物生長過程和環境都通過多參量的無線傳感器,匯集到云平臺數據庫。

傳統種地,農民全憑經驗、靠感覺。如今,在湖北省一些地方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澆水、施肥、打藥,都由互聯網“精確”把關,農民只需按個開關就能種好地。日前在武漢召開的全省農業信息化工作會議介紹,這種物聯網技術在我省種養殖等領域的應用正日漸深入,預示著我省農業悄然邁入物聯網時代。

在襄陽一個運用物聯網種植的基地,記者看到:每個田間、每個大棚、每個作物生長過程和環境都通過多參量的無線傳感器,匯集到云平臺數據庫。通過對作物的品質產量與種植期間的數據進行分析,電腦科學的總結出作物的最佳生長條件,并自動生成遠程診斷和就醫的報告。一個即使不懂種植的農戶也能通過電腦、手機或其它移動終端訪問云服務平臺,知道什么時候該給作物澆水、施肥。當地農戶告訴記者,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業后,省時省力省工,可以大大提高單位面積的土地產出率,讓農民收入大幅增加。

目前,養殖領域,我省已形成了漢南特色水產和洪湖六合的水產養殖物聯網應用模式;加工領域,推廣了湖北神丹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管理模式;經營領域,形成了武漢家事易鮮活農產品智能配送、無人交付的電子商務模式;電子政務領域,我省已與武漢禾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通過衛星遙感和大數據分析,開展小麥、油菜籽、早中晚稻大田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以物聯網技術來助力農業信息監測統計工作,提升全省農作物生產狀態的信息采集效率。

不過,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指出,農業物聯網雖然受益面廣和公益性強,但基礎較薄弱、一次性投入大,在當前農業產出效益不高、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農業信息化市場化運作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需要財政性投入專項支持,加大對物聯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

更多資訊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