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臺灣推出雙臂七軸機器人 技術趕上德日腳步

時間:2014-08-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了解,此次展出之雙臂七軸機器人系采用高速數位通訊機器人軟體控制器技術,該軟體控制技術是由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所研發,為一PC-based全軟體式控制平臺,采用EtherCAT介面。

臺灣首個國產雙臂七軸機器人于本屆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中亮相。目前市場上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大多為單支機器手臂,不過已有許多機人制造商開始以人類的靈巧雙手為概念開發雙臂機器人,以創造更智慧化的工業自動化產線;目前雙臂機器人開發重鎮以德國、日本為主,不過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已研發出國內首創雙臂七軸機器人原型,期能助臺灣業者打造3C電子制造的生產利器,并縮小國內外技術差距。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智慧化系統發展組組長蕭仁忠表示,雙臂機器人未來可望成為工業自動化產線上的重要角色,日本、德國等機器人制造大廠都已積極開發,而臺灣首創產業用雙臂七軸機器人也終于亮相。

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智慧化系統發展組組長蕭仁忠表示,雙臂機器人就如同人類一般具有靈活的雙手,僅需一個控制器,即可使雙臂動作達到同步協調性佳、運動軌跡靈活的目的,因而擁有高彈性的操作空間,更能克服產線上多支單臂機器人容易彼此干涉、碰撞的問題。此外,由于機器人雙臂能彼此輔助,亦能減少產線上組裝治具的數量,未來將為智動化產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蕭仁忠進一步指出,雙臂機器人尤其適用于3C電子等「輕負荷」的零件組裝產線。事實上,少量、多樣性、客制化生產已成為手機等3C產品生產線現下的趨勢,因此機器手臂須訴求可方便拆卸、快速換線以符合上述需求;而雙臂機器人因獨立性高,不需生產線上的特定組裝治具與之配合,所以當生產線變動時,僅須更換單支機器手臂末端的夾具即可,靈活性極高。

事實上,雙臂機器人在市場上的應用及開發尚屬萌芽階段,其最大挑戰在于兩支機器手臂的同步性與協調性,如當其中一支機器手臂夾起一個零組件時,另一支機器手臂能否移動至相同X、Y、Z軸之交叉點,并進行協同組裝作業。

蕭仁忠預期,未來市場上勢必掀起導入雙臂機器人的風潮;而目前市場上主要投入開發雙臂機器人的廠商有ABB、德國庫卡(KUKA)、安川電機(YASKAWA)、川田工業以及日商不二越,其中又以安川電機與川田工業的技術較為純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在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中,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亦展出了雙臂七軸機器人。蕭仁忠表示,這是臺灣首部國產的十四軸產業用雙臂機器人,不僅代表臺灣機器人產業的重大突破,也象征臺灣正逐步拉近與德國、日本等機器人先進大國的技術差距。

據了解,此次展出之雙臂七軸機器人系采用高速數位通訊機器人軟體控制器技術,該軟體控制技術是由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所研發,為一PC-based全軟體式控制平臺,采用EtherCAT介面,并結合即時作業系統(RTOS),讓工程人員可于此系統上撰寫程式并交由工業電腦(IPC)中央處理器(CPU)運算,可打破舊有IPC須安插各式軸卡進而驅動機器人控制的概念,減省機器人控制器成本及尺寸,并透過軟體控制方式增加機器人設計的靈活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