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佛山市工商聯十三屆四次執委(擴大)會議暨佛山企業家大講堂上,佛山市市委書記劉悅倫提出了要在5到6年內,計劃打造裝備制造業萬億產業鏈。這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對早前省委部署,佛山領銜珠三角西岸打造萬億規模的裝備制造產業帶的一個有力回應。
作為佛山市的重要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在2013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536億,產值超10億元30多家,超億元企業達到300多家。在佛山裝備制造業中陶瓷衛浴機械、電氣機械及設備、木工機械、塑料機械、紡織機械、玻璃機械、印刷包裝機械、金屬加工機械、醫療器械等都是特色主導產業。據統計,佛山機械裝備制造中,陶瓷衛浴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三大特色產業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90%、60%和30%,陶瓷衛浴機械無可爭議地占據了佛山裝備制造業萬億產業鏈的重要一席。
廣東省省委把珠三角西岸打造萬億規模的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任落在佛山上,有著其對佛山裝備制造業的充分調研。目前,佛山共有裝備制造企業11000多家,其中,隨著陶瓷產業的壯大,佛山陶機產業迅速崛起,如今佛山市有陶瓷機械制造企業約450家,科達、力泰、美嘉、中窯等一批陶瓷機械企業已經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這與上世紀90年代初,佛山只有佛陶集團陶瓷機械制造總廠(后轉制恒力泰機械有限公司)等不多幾家陶機企業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著陶瓷衛浴行業的技術發展,這些陶瓷機械企業也在積極研發新產品,噴墨打印、滾筒印花等先進裝備,產品遠銷國內外。科達潔能、迅發陶瓷機械、新鵬陶瓷機械、新景泰陶瓷機械、美嘉陶瓷設備、貝恩特先鋒陶瓷機械、科信達科技、希望陶瓷機械、摩德娜科技等一批規模較大的陶瓷機械生產企業迅速崛起。意大利薩克米等全球陶機巨頭也不得不在佛山設立生產基地。2013年,佛山陶瓷機械的銷售總值約150億元,約占全國市場90%。
在陶瓷衛浴行業面臨勞動力成本急速上漲,一線工人招工難的現狀,佛山裝備制造業的迅速發展成為了陶瓷衛浴行業勞動密集型發展模式轉型升級,改變對勞動力過分依賴的現狀的一個重要契機。
據了解,目前不少衛浴企業已經用上了高壓注漿生產線,而一些有實力的衛浴企業也已經在噴釉工序使用機器人操作,減少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對勞動者的危害。去年,箭牌衛浴與佛山新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首批20套國產噴釉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預計這套噴釉機器人投入使用后將會每年為企業節省3600萬元的勞動力成本。
在五金衛浴行業,機械化的程度也已經大大提高,機器人也代替了大量的勞動力,拋光、打磨等工序,機器人都能精準地完成任務。在蘇泊爾衛浴沈陽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了機械設備大量替代勞動力的可喜景象。
“機器能做的事就讓機器去做,人類應該從事富有創造性的活動。”50多年前,自動化技術的先驅者歐姆龍集團提出了這一口號,50多年后,勞動密集型的陶瓷衛浴行業也實現了生產自動化的飛躍發展。陶瓷衛浴機械90%的市場占有率,足以證明佛山在陶瓷衛浴機械行業的發展空間,佛山裝備制造業萬億產業鏈中陶瓷衛浴機械將是重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