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一重:由“低端制造”向“高端服務”的華麗轉身

時間:2014-08-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為實現從制造向制造和服務并重的轉變,中國一重近年在冶金、石化等領域相繼獲得多個大型項目的總承包權。截至目前,企業已承攬工程總承包合同近70億元。

我國重型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專心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發,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破了國外裝備業在核電、冶金、鍛壓、石化等多個重型設備領域的壟斷局面,使企業生產由傳統的“低端制造”向高端的“服務研發”轉變。

依托創新積累企業后勁

中國一重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面對關鍵技術被國外壟斷的被動局面,依托企業多年積淀的技術實力,走上了艱難的原始創新之路,通過重點培養自己的研發團隊,不斷提高企業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逐步掌握了多項重型裝備制造的核心技術。

中國一重集團總經理吳生富告訴記者,核電大型鍛件是世界公認的綜合性能要求最高、熱加工技術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以前中國雖從國外引進過先進的核電技術,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引進核電鍛件的制造工藝技術,甚至無法及時從國外采購到鍛件。

改變核電大型鍛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國一重從2006年開始我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所需鑄鍛件的研制工作。從那時起至今,中國一重的研發人員憑借企業多年的技術積累,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僅AP1000的1:1實驗件就投制了20多件,新增鍛造、熱處理專用設備及工輔具50余種,投入科研資金近10億元,實現了核電鍛件的全部國產化。

尋求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結合點

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歷史上以冶金設備制造見長的中國一重緊緊抓住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結合點,探索轉變產品及產業結構,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生態環境等領域,由傳統產業制造企業向新興產業基地轉變。

吳生富說,以往,中國一重過分依賴向鋼鐵行業提供冶金成套設備,這曾占到企業業務的半壁江山。而近年來,中國一重及時進行了產品結構和制造基地布局的調整,重點研發大型核能設備及核電鍛件、能源裝備等大型鑄鍛件。

中國一重在轉變產品結構的同時,生產方式也正發生著根本的變化:企業開始從傳統的制造脫身出來,將一些非關鍵的零部件加工委托給其他企業制造,將工作中心更多地轉向高端的技術研發。

據統計,目前給中國一重配套的國內企業達400多家,主要集中在黑龍江、遼寧、天津、上海等地,產值達30多億元。

以創新促轉型:從“制造”向“制造服務”轉變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一重雖然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但在人們心目中仍難擺脫勞動密集型的“制造企業”印象。總結50年來的經驗教訓,一重人越來越感覺到未曾改變的單件小批、單件無批生產特點的落后。

吳生富告訴記者,現代世界一流的裝備企業都是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如果只“制造”,一重的生存和發展難以為繼。“以往,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制造和工藝嚴重脫節,一臺設備生產出來,往往功能單一,操作復雜,影響了設備的使用效率。而一重目前正做的就是通過技術人員的系統開發,不僅向用戶提供產品,還要向用戶提供系統、全面的解決方案,讓設備到了用戶手中只需簡單操作就能完成多種功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