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莞工業機器人已漸露頭角,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勞動力密集型工廠以及各個工序流程上。在實現減員增效同時,工業機器人也承擔起東莞制造工廠升級的希望。在東莞厚街,眾多企業建起了無人工廠。企業普遍反映獲得產能提升、成本下降、產品競爭力提升、主營業務增加等收益。
“機器換人”與“轉型升級”并舉
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鎮,東莞對于用工荒的感受最為深切。根據市經信局調研,已經開展“機器換人”的企業,有一半企業節省生產人員10%以上,兩成企業節省生產人員30%以上;節省人力效果未達預期的僅占16%。除減員增效外,企業普遍反映獲得產能提升、成本下降、產品競爭力提升、主營業務增加等收益。
“應用工業機器人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規模的自動化制造,能為企業在價格與品質之間建立起比較優勢,不僅大幅提高產品的精度和質量,還能保證交貨期。此外,機器人工作還能適應點膠、焊接、搬運等危險性大、勞動強度高的崗位,讓工人從惡劣的生產環境中解放出來。
一人多高的自動包裝機器人,手臂靈巧地將一摞重達幾十斤的規格800×800瓷磚打包,再由碼垛機器人壘整齊……這是唯美陶瓷生產線上最后一環,接下來只待工人開動叉車將成品運走。偌大的車間里只有不到20名工人在看管機器。
唯美陶瓷制造中心總經理鐘偉強回憶,2007年前,全靠人工磨邊拋光、撿磚打托,車間需要兩三百名工人。2007年,唯美董事長黃建平出國考察,驚嘆于西方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回來就花400多萬引進了七八臺自動化設備。
自動化生產線已經為唯美陶瓷節約用工2200人,每月可節約人工成本660萬元。此外,空窯率由每線每月約32小時降到現在的3個小時左右,設備檢測費用也減少了50%。
東莞家具業邁進“無人工廠”時代
唯美陶瓷是東莞企業“機器換人”的一個縮影。在特色產業聚集的各鎮街,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同樣越發普及。厚街鎮近期對家具業“機器換人”進行摸底調查顯示,厚街家具業已普遍采用了自動化生產設備,眾多企業建起無人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聚集程度越高,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擴散越明顯。“我們的目標是針對中小型家具企業,讓最窮的企業也能用上自動化生產設備。”東莞名家具設計研發院正針對中小企業加緊研發更多類型工業機器人。此外,該院還在加大培訓力度,今年將重點對300多家企業進行“機器換人”培訓、技術推廣、政策引導等。
“厚街家具業即將進入‘機器換人’新工業革命時代,我們希望能把生產、裝配中心搬到厚街來,并建立一個機器人噴涂加工示范培訓基地。”厚街一家智能裝備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覆蓋更多領域
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認為,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工業機器人會逐漸覆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各個環節,例如碼垛、搬運、裝卸、投料、分揀、焊接、噴釉……
在東莞徐福記廠區里,其沙琪瑪生產線一直在進行小規模機器換人,平均每道工序每年減少三四個人。如今,該公司生產一個沙琪瑪的18道工序中有17道已經實現全自動化。“最后一道大包裝環節,占了六成工人,但普通的自動化機器處理不了,所以現在正在定制研發包裝機器人。”沙琪瑪車間主管嘉斌告訴記者。
廣東拓斯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認為,工業機器人能夠通過集成,特別適用于多品種、多批量的柔性化生產,而普通的自動化設備往往只能應用到一種或近似產品的生產當中。在他看來,很多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生產需求,而通過工業機器人集成則更為靈活,能夠避免企業多次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