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機器人產業鏈四大環節分析

時間:2014-07-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截至2012年底,全球機器人累計銷量達到247萬臺。機器人平均使用壽命為12年,最長15年。估計現在全球機器人存量在150萬臺-180萬臺之間。

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以中歐美日為主。日、美、德、韓、中五國存量占全球比例達71.24%,銷量達69.92%。

截至2012年底,全球機器人累計銷量達到247萬臺。機器人平均使用壽命為12年,最長15年。估計現在全球機器人存量在150萬臺-180萬臺之間。

分區域看,亞洲/澳洲增幅達到9%。亞洲增幅主要由中國需求拉動,因為中國2012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增幅達到30%。

分生產地和消費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工業機器人凈出口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產能,占據全球機器人產量的66%。機器人消費地最大的區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占比約34%,而且是以中國市場為主。

全球機器人市場格局

在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2012年收入占比超過50%,是這一領域的絕對強者。

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除了機器人本體企業的集成業務,知名獨立系統集成商還包括杜爾、徠斯和柯馬等。

近年來,隨著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趨勢顯現,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也有一系列企業涌現出來。

這些企業包括研制達芬奇機器人的直覺外科機器人公司和生產吸塵器機器人的IROBOT等。

應用領域:以汽車為主,向其他領域蔓延

2012年全球新裝工業機器人18.2萬臺,主機市場80-100億美元,并帶動約3倍左右軟件集成、周邊配套設備、系統工程等系統集成市場,總計約260-330億美元。近幾年,全球工業機器人裝機量穩步提升,其中亞洲增速較快,在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汽車、電子等使用量較多。其中焊接、搬運兩類機器人應用集中了70%市場份額。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工業是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加上汽車零部件,約占機器人裝機總量的40%。其他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量不斷增長,2011-2012年,應用于交流通訊的機器人增幅居前,為14%。

“2005-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均銷售增長率為9%,而同期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高達25%;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金模網CEO、東莞市機器人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表示,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我國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傳感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伺服和執行部件為代表的智能裝置實現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大成套裝備及生產線系統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發展方向的明確也使得各項補貼政策逐步落實。隨著更多的投資與補貼逐步落實,將會帶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國內機器人行業現狀

1.國內機器人產業鏈四大環節

機器人產業鏈包括核心零部件生產、機器人本體制造、系統集成以及行業應用四大環節。目前我國機器人企業真正能賺錢的業務是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沒有真正國產化,造成國產機器人本體成本遠高于國外同行,很難上規模。

日前,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在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國內機器人廠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為核心零部件廠商:原來是生產數控系統、運動控制系統或者伺服電機等自動化零部件的廠商,依靠著對工業機器人零部件的了解及豐富的客戶資源進行銷售。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匯川技術、新時達、華中數控以及秦川發展。

第二類為行業系統集成商:依靠高校背景或行業積累成長起來的系統集成企業,相關公司包括新松機器人、博實股份、天氣股份、華恒焊接、華昌達、普洛匯森等。

還有在某些行業如焊接、拋光、輪胎或食品加工領域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在項目中應用自己的機器人的相關公司如拓野機器人、軟控股份、巨輪股份等。

第三類為完全的新進入者:擬通過與國內外機器人公司合作,依靠原有業務領域一定的項目經驗和了解在自身行業推廣工業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如慈星股份、銳奇股份、亞威股份等。還有擬通過與國內外機器人零部件公司合作進入核心零部件研制的公司,比如上海機電。

第四類為機器人的用戶:依靠對終端需求及工藝的充分了解,從原先機器人的用戶轉為生產機器人的廠商。相關公司如安徽埃夫特、雷柏科技。

2.國內機器人成本高于國外

國產機器人本體成本遠高于國外同類產品,特別是減速機,國內企業購買減速機的價格是國外企業的價格的將近5倍。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價格也顯著高于國外同類產品。

3.現階段國內機器人行業類似于美國50-60年代

現階段國內機器人行業類似于美國上世紀50-60年代,機器人產業剛剛興起,眾多企業進入機器人行業。不同的是美國當時機器人技術是世界領先的,現在中國機器人技術明顯落后于西方已經相對成熟的技術水平。

4.全國各地機器人產業園規劃情況

我國機器人產業園遍地開花,地方政府采用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方式催生當地機器人產業。一方面,說明國內機器人行業確實很熱,大家非常看好行業前景;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很快就出現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