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建筑衛生陶瓷專業委員會2014學術年會在四川夾江舉辦,西部瓷都建陶產業發展研討會同期舉行。本次會議圍繞目前行業發展所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討論,探討了建筑衛生陶瓷產業創新突圍及轉型發展的方向。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產業將迎來新的變革,市場風向在變換,企業生存環境遭到挑戰,必須有意識地進行創新突圍,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才能在行業大洗牌中生存下來。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繆斌在發言中提到,2014年上半年建陶行業的產量依然有增長,但整個大環境不容樂觀,生產增幅在5%以內,而銷售額下降了近10%。他特別提醒,企業應該要有危機意識,未來的環保要求、安全生產要求提高,國內行業標準將向國際標準看齊,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是不達標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繆斌說:“行業洗牌說了好幾年,市場一遇冷,就喊‘冬天來了’。事實上,現在才是‘夏末’,‘秋天’都還沒到,‘十三五’期間,行業才會迎來真正的大洗牌。”依據有二:一是,2014年7月,《建筑衛生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執行,該標準樹立了行業節能減排的一個標桿,是唯一可參照的一個標準,而目前行業有大批企業不符合這一標準,將成為整治對象;二是,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牽頭,針對建陶行業制定的《安全生產標準》將在2014年提出草案,2015年完成修訂,2016年(‘十三五’的第一年)開始實施。
關于生產線改造的問題,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院長閆開放也在講話中重點提及。閆開放的講話就四川夾江產區的發展問題展開。他說,夾江產區目前有近100家企業,近200條生產線,但卻先后被江西高安、遼寧法庫超越,從全國第四大產區下降為全國第六大產區,這個問題需要反思。閆開放提出產區發展思路,“夾江產區要進行創新和突圍,必須重視新技術為行業帶來的變化。企業需要特別注意引進節能技術和設備,在節能減排方面提前做好工作,應對大環境的變化。”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帆在《中國陶瓷工業的現狀及發展》主題演講中也提出,建陶產業未來的發展,要向高新企業看齊,留住高水平、高素質的隊伍,創造一個建陶產業的新時代。他鼓勵夾江的企業,要把現有資源利用好,并建議,夾江要扶持一兩個體量在30億~50億的大企業,通過大企業的示范作用,支撐起產區的環保工作及人才體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