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輸出電壓應該在±5%以內,也就是說輸出電壓要求在4.75V到5.25V之間。這完全是為了保護被充電手機的安全。這個要求顯然將大量使用MCU軟件方案的廠家極為惱火,因為軟件方案的輸出電壓大多隨放電電流增大而大幅度降低,甚至低至4V以下。這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因此極有可能未來移動電源廠家會采用更加安全的硬件方案。這一條如果嚴格執行,至少50%的移動電源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易能芯片方案可以實現±1%以內的輸出電壓穩定性,遠高于行業標準。
2、輸出電流不低于額定值的95%。一些設計不好的移動電源會出現電池電壓較低時無法輸出額定電流,甚至標稱2A輸出的移動電源實際只能出1A就已經關閉。或者一些芯片在電池低電壓時直接發生過溫關閉移動電源。這一條如果嚴格執行,至少70%的移動電源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易能芯片方案可以實現不低于額定輸出電流,遠高于行業標準。
3、輸出紋波峰峰值不能超過100mV,也就是±1%。大量質量不過關的產品輸出紋波過大,造成手機損壞。很多MCU方案因為開關頻率很低,造成輸出紋波過大,甚至出現刺耳的叫聲。這一條如果嚴格執行,至少40%的移動電源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易能芯片方案可以實現40mV以內的紋波,遠高于行業標準。
4、額定容量規定。經過三次容量測試,至少有一次合格。電池容量虛標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但是這一條如果嚴格執行,至少50%的移動電源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
5、靜態消耗電流小于100uA。這條看似比較輕松,但很多移動電源不能檢測到輸出空載,會持續消耗電流,遠遠大于100uA。這一條如果嚴格執行,至少30%的移動電源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易能芯片方案可以實現10uA的靜態電流,遠高于行業標準。
6、輸入電流定義為充電過程中輸入電流的最大有效值。這個定義比較混亂。很多公司把電池輸入電流當作標稱輸入電流,少數公司把適配器輸入電流當作輸入電流。實際上電池端充電電流更合適,但測量會很困難。這條可能有待商榷。
7、轉換效率定義為電池滿電壓90%時的充放電效率。這條比較松。其實目前大部分同步充放電做到90%以上效率都沒有問題。但電池沒電時放電效率將會非常低,發熱非常嚴重。易能芯片方案可以實現94%(1A充電、2A放電)的效率。
8、短路保護、過充電保護、過放電保護和放電過流保護。這幾個保護要求比較低,但有些移動電源連最基本的輸出過壓保護都沒有,很多手機充電時發燙就是因為移動電源輸出電壓過低引起的。這一條如果嚴格執行,至少80%的移動電源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實際上易能實現了12重純硬件高速保護,除上述保護外,還包括適配器過壓、適配器欠壓、輸入過流、電池涓流充電超時、輸出過壓、充電反向電流、輸出反向電流、過溫等,遠超行業標準。
9、機械性能包括震動、自由跌落、機械沖擊測試。
10、環境適應性測試包括:高溫放電、低溫放電、ESD、恒定濕熱、溫度循環、外殼溫度測試。
11、規定了線纜和端口的可靠性測試。
相信現在移動電源大部分沒有經過這樣的測試就流通到消費者的手里,甚至到了海外。嚴格執行標準,甚至將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無疑會凈化產業環境,保護消費者和公共安全。企業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應該擔當起社會責任。易能微電子愿為移動電源提供前所未有的最安全,最強大、最靈活的高集成度芯片方案,全面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提升移動電源品質,促進移動電源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