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水下機器人”接地氣 駛上市場化軌道

時間:2014-07-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由青島遠創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市首臺水下觀察機器人正式推向全國。雖然相對國外來說,我國水下機器人產業化起步較晚,但隨著海上打撈、海洋石油工程、水產養殖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水下機器人已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又一新的著力點。

隨著海上打撈、海上養殖業的興起,青島“水下機器人”已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又一新的著力點。國產“水下機器人”加快研發腳步,追趕國外品牌質量,更加接地氣。如何提高效率,以及降低成本,則成為企業在市場開拓中急需突破的“困境”。

近日,由青島遠創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市首臺水下觀察機器人正式推向全國。雖然相對國外來說,我國水下機器人產業化起步較晚,但隨著海上打撈、海洋石油工程、水產養殖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水下機器人已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又一新的著力點。

作為填補青島市水下觀察機器人應用空白的青島遠創來說,市場化的開端無疑給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憑借高水平、低價格的綜合優勢,青島遠創在產品推向市場之初就接到了10筆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年產值將達到200—300萬元,并且有望打破進口產品對國內市場的壟斷。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勞動力的需求正在不斷減弱,當經濟成本和安全效率被逐漸放大時,水下機器人這個新興產品正在逐步登上市場化的“舞臺”。

進口產品為國產者“添堵”

眾所周知,以前國內的水下機器人大多被國外所壟斷,而進口產品的價格往往要多出好幾倍。“大型進口水下機器人高達幾百萬元,小的幾十萬元,與我們同一類型的水下觀察機器人價格也要20~30萬元。”青島遠創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除了價格高昂之外,國外進口產品的后期維修也非常麻煩,一旦出現問題就要返廠修理,來回至少需要3個月。”“水下機器人的產業鏈很長,一些小的配套國內有廠家生產,比如水密接頭、水下驅動器以及機械臂等,這些在國內都可以找到。”對于水下機器人這種高精尖的產品來說,水下的壓力、潛流以及難以預計的惡劣條件對技術的要求都非常苛刻。“水下機器人的設計非常關鍵,如何減少阻力,讓機器人在水下保持平衡這一點就非常難。”該負責人表示,“推進器的設計是否合理,能否抵擋洋流的沖擊,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難點,畢竟水下是一個立體空間,在特殊環境下進行作業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更何況還要隨時面臨國外產品的激烈競爭。”

水下機器人逐漸“接地氣”

從科考船隊攜帶水下機器人前往深??瓶?,到“走進”水產養殖、海洋工程等領域,經過幾年的發展,水下機器人已經越來越“平民化”。以青島遠創開發的水下觀察機器人為例,不僅技術層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下潛深度可達到100米,價格也比國外進口產品便宜近一半。

“水庫大壩、水下考古等一些水下工程需要人們提前對水下環境進行勘察,尤其像海參養殖等高產值產業,養殖戶需要隨時掌握水下的有關情況,這時只能依靠潛水員下水觀察,但潛水員在水下只能待20分鐘,休息幾個小時才能再下水。如此一來,不僅對潛水員造成了危險,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水下機器人如果自帶電池下水,可以連續工作3個小時,如果連著臍帶纜下水則可以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與傳統的潛水員勘察相比,水下機器人不僅可以縮小搜索區域,減少水下搜索或檢查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提高辦事效率,降低搜索成本。”

“船體保潔員”明年問世

除了水下觀察機器人之外,青島遠創計劃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研發兩款功能不同的水下機器人,其中一款就是船體清潔機器人。“在海上航行的時間久了,船體會附著很多藻類和貝類,新船下水只需要兩個月,船體附著的藻類厚度就能達到2毫米,船體燃油將多消耗15%。”該負責人表示,“船大概每兩年就要大修一次,去船塢清潔船身,那樣既費時費力,也不利于平時航行。公司明年將生產新款機器人,屆時可以隨時清理船身,為船東節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有專家表示,由于海上打撈、海洋石油工程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水下機器人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然而,雖然水下機器人的開發逐漸走上了市場化軌道,但產業畢竟處于新興階段,目前我國水下作業機器人形成的產品還很少,產業化才剛剛啟動。因此,要想開拓這一前景廣闊的市場,必須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推動水下機器人走出實驗室。而在產業化的過程中,如何改進傳統生產環節流程中效率較低的環節,以及如何在規?;a后降低所需成本,則成為企業在市場開拓中急需突破的“困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