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會展出了眾多科技新品,圖為一名外商在認真翻看產品資料。(顧潔攝)
第五屆昆山電子電機暨設備博覽會于7月8日落下帷幕,在為期四天的展會期間,3D打印技術、可穿戴產品、智能機器人、云端應用等前沿技術同場亮相,在展覽的規模和成效上均創下新高。展會共吸引參展企業536家,友佳集團、正崴集團、士林電機等知名企業悉數參展,同時成功邀請德國、西班牙、澳洲、日本等20多個國家組團參與,展會的商貿互動更為國際化。
據統計,展會期間,現場成交金額預估達6億美元,一年內成交金額預估將達20億美元。昆博會已經成為全球電子電機產業交流合作最重要、最穩固的平臺,展現出全球電子電機產業合作廣闊的發展前景。
專業網站為昆博會“拉人氣”
華強網、慧聰網是電子電機及設備領域的專業互聯網平臺,擁有十分豐富的企業和產品資源。本屆昆博會上,兩大網站利用自身的渠道優勢拉來了很多專業展商、采購商。
華強網針對昆博會組織了35家入駐企業,并舉行電子元器件廠商對接會。深圳國佳電子有備而來,公司技術工程師文德亮在對接會上全面展示了該公司在電子元器件應用領域和材料供給領域的優勢和特點。“收獲不小,與四五家企業接觸后有了初步的合作意愿,下一步將加強溝通,深入考察,建立合作。”文德亮說。
慧聰網邀請了100多名入駐企業代表組成專業買家團,采購領域涉及電子元器件、電氣、安防自動化設備等方面。慧聰網客戶經理童志斌告訴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已達成多起采購意向,金額超過100萬元。
中國制造網邀請了來自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9家海外買家,以及20多家來自兩岸的賣家企業,并為雙方專門舉行采購洽談會。“昆博會把中國制造出口到全球,這也正是我們所堅持做的。”中國制造網商務發展部經理邢海燕說。
兩岸企業攜手“借船出海”
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以來,兩岸企業在諸多方面形成更加緊密的共同體,攜手賺世界的錢。這在本屆昆博會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臺灣承大科技參展的最新產品——“零耗電”投影電視備受觀眾關注,該產品在大陸市場目前還處于推廣階段。“昆山是兩岸產業合作的高地,我們希望借助昆山平臺把更多的產品推廣到全國,再以祖國為后盾,推向全世界。”公司業務總監吳明說。
在大型國企采購洽談會上,中糧集團、徐工集團等國企組織了旗下20多家企業參加昆博會,成為參展商、專業賣家關注的焦點。臺灣精密齒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楊垂恭告訴記者,他在洽談會上介紹完自己的產品后,中糧集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當場表示將安排專人來公司考察。
全球電子產業對接“零距離”
電子電機產業在全球均有很強的發展潛力,同時更是臺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去年貿易額達到2158.8億美元。臺灣電電公會大陸首席代表顏素秋說:“本屆昆博會設有1400多個展位,可依然供不應求,兩岸企業甚至是國外企業都希望通過參展獲得更為直接、快捷和權威的信息。因此,我們強化與專業互聯網平臺、大型電子企業的合作,目的就是要為全球電子產業開辟更加有效、零距離的對接渠道。”
深圳華為最后一天舉辦了采購洽談會,吸引來自臺灣的兆訊科技、震旦集團、慶升工業等40多名展商代表參加,洽談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的產品和華為的產品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補性,這是雙方進一步合作的基礎。”兆訊科技負責人邱承基說。華為采購認證管理部專家金濤表示,參加昆博會最大的收獲就是接觸了更多的兩岸電子電機企業,了解了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產品等資訊。
來自北京的北變智達科技非常重視參加昆博會,公司總經理李鋒帶著一個采購團隊頻繁參加各種論壇、對接會、洽談會,先后與10家來自臺灣的企業,以及昆山臺企達成合作意愿。談起參展感受,他直用“性價比很高”來形容本屆昆博會以及展商、展品。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