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墨西哥制造業的崛起,墨西哥對外出口工業制成品的份額開始大幅增加。從2010年起,墨西哥制造就展現出直追中國制造的架勢。經過4年的發展,如今,在占有地利的美國市場,貨架上帶有“墨西哥制造”標簽的商品日益增多,甚至開始“擠對”赫赫有名的“中國制造”。
快速崛起
在蒙受了金融危機所造成的衰退之后,墨西哥經濟從2010年開始強勁反彈,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9%。相較之下,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的增速只有2.7%。經濟復蘇背后的主要驅動力是墨西哥生機勃勃的制造業,其產值在2011年增長了5.1%。
墨西哥央行數據顯示,2013年,墨西哥對亞洲汽車及汽車零配件出口達到19.38億美元,同比增長84%,是2008年的6倍。
除了亞洲市場,墨西哥還在加強客戶群的多元化。2002年前后,墨西哥約有90%的出口制成品流向美國。到2011年,這一數字降至不足80%。
仿佛一夜間,墨西哥開始成為跨國公司向美洲國家和其他地區供貨的首選生產中心。2012年,墨西哥制成品出口額比拉美其余國家的總和還多。墨投資貿易促進局局長弗朗西斯科·岡薩雷斯舉出一個突出事例:一家中國企業在墨西哥投資,他們希望從墨西哥向全球市場出口,其中有部分墨西哥制造的產品將會回運到中國。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員謝文澤分析指出,墨西哥制造在近幾年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使中國制造失去了原有優勢;其二,美國經濟復蘇和力推的“制造業復興”政策拉動了墨西哥客戶工業的發展,墨西哥是美國制造業外包的首選國家,而更多的美國企業回流也將給下游的墨西哥配套生產企業帶來更多機會;其三,墨西哥近年來在改善投資環境、加強社會治安方面的投入提升了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
此外,墨西哥與40多個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數量是中國的2倍還多,相當于巴西的4倍。自由貿易協定使得位于墨西哥的公司能夠從多個國家采購零部件和各種資源,而且常常是免關稅的。
與中國抗衡?
幾年前,要是有人說墨西哥的出口制造業領先于中國,人們大概會嘲笑他,然而,2010年以來,墨西哥制造的快速崛起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一看法。甚至有觀點預測,到2018年,墨西哥制造將首先在美國取代中國制造。
對此,謝文澤認為,墨西哥一時半會還做不到。“墨西哥的工業體系不完整,這是最大掣肘因素。”謝文澤指出,加工制造業以組裝生產為主,要求零部件生產鏈非常齊全才能形成完整的加工組裝體系。然而,墨西哥的加工組裝行業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中國出口的零部件和半成品,如果沒有中國供貨,墨西哥的客戶工業就很難繼續。“而以中國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為例,這里的工廠所需的零部件在周邊300公里以內即可全部采購,這是墨西哥無法匹敵的。”
謝文澤還指出,主導中墨生產鏈的歐美跨國公司主要采取在中國設置零配件廠、在墨西哥設置加工組裝廠的策略,這也使得墨西哥制造不可能單獨對中國制造形成抗衡之勢。
墨西哥蒙特雷理工大學亞洲貿易中心專家也認為,雖然墨西哥工業制造部門取得了一些好成績,但不能忽視一點,亞洲在這些部門是很有競爭力的,因此墨西哥要采取的措施應該是產品互補,而不是直接同亞洲競爭;此外,還應推動其他部門產品出口,增加創新。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