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車集團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城鐵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終于可以大舒一口氣:去年年初從機車公司總部搬遷到旅順基地的德國SMC焊接機器人生產線終于重新開動。這是一臺跨度上百米、裝配有上萬個功能部件的“巨無霸”,集合了世界最先進的18軸聯動數控系統,拆解重裝難度極大。而讓這臺精密器械6000多個運行參數得以重新恢復、讓“巨無霸”得以重新開動起來的,不是德國設備商,而是一家大連的企業——大連行健數控機械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依托大連市重大技術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行健數控作為牽頭企業,正在籌建重大裝備技術服務研究中心,填補產業鏈相關空白。
據了解,這條德國SMC焊接機器人生產線價值5000萬元,當初參與搬遷改造競標的有來自歐美、日本和國內的10多家公司,其中也包括德國設備商,因為拆卸重裝難度極大,所以報價十分高昂。而大連行健數控得以勝出,憑借的是精確周密的競標報告和僅為德國設備商1/5的報價。行健機床檢測技術中心主任丁嘉俊說,最難的不是將機器人生產線搬過來,而是在沒有參照數據和圖紙標示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全面體檢,保障偏移的系統初始坐標和加工角度發生變化時,仍然能夠滿足原加工要求,“我們在全面數據恢復的基礎上,對系統及設備進行了優化,使機械生產效率得到保障及提高。”因為設備生產商的技術壁壘,后期服務的價格往往高于設備本身,外國設備商的服務價格更是高得驚人,這對于企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本土化的專業服務對于工業企業的保障非常重要。
在眾多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如何利用現有裝備進行節能增效改造,是擺在企業面前的大難題。行健數控總工程師姜忠良說,想做好這項工作,不僅要跟蹤國際先進裝備發展,也要進行自主創新。行健數控用兩年時間自主研發出“制造數據采集系統”,可將傳統生產線和設備的工作效率提高至少1倍以上。記者了解到,2012年,行健數控依靠集成創新,形成了4S+2產業鏈式的創新發展新模式,組建了國內首家機電裝備4S中心,專為國內進口高精尖成套數控設備提供優化升級服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降低養護成本三成到七成。投資6000余萬元在普灣新區建設的國內最大、軟硬件條件最優越的機床工業技術服務平臺(中高檔機床檢測技術服務中心)將于今年年底前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