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風能資源分布概況

時間:2014-06-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的風能資源分布廣泛,其中較為豐富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以及北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內陸也有個別風能豐富點。此外,近海風能資源也非常豐富。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風力發電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數據,2001年至2013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4.08%,而同期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7.12%,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6,100MW,占當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45.4%,位居全球第一。

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海岸線(包括島嶼)達32,000千米,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并具有巨大的風能發展潛力。我國氣象局在2009年公布了最新的離地面高度為50米的風能資源測量數據,其中達到三級以上風能資源陸上潛在開發量為2,380GW(三級風能資源指風功率度大于300瓦/平方米),達到四級以上風能資源陸上潛在開發量為1,130GW(四級風能資源指風功率密度大于400瓦/平方米),而且5至25米水深線以內的近海區域三級以上風能資源潛在開發量為200GW。

a.風能資源的地域分布

我國的風能資源分布廣泛,其中較為豐富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以及北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內陸也有個別風能豐富點。此外,近海風能資源也非常豐富。

(a)沿海及其島嶼地區風能豐富帶:沿海及其島嶼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寬的地帶,年風功率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風功率密度線平行于海岸線。

(b)北部地區風能豐富帶:北部地區風能豐富帶包括東北三省、河北、內蒙古、甘肅、寧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區)近200千米寬的地帶。風功率密度在200-300瓦/平方米以上,有的可達500瓦/平方米以上,如阿拉山口、達坂城、輝騰錫勒、錫林浩特的灰騰梁、承德圍場等。

(c)內陸風能豐富區:風功率密度一般在100瓦/平方米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區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響,風能資源也較豐富。

(d)近海風能豐富區:東部沿海水深5-20米的海域面積遼闊,但受到航線、港口、養殖等海洋功能區劃的限制,近海實際的技術可開發風能資源量遠遠小于陸上。不過在江蘇、福建、山東和廣東等地,近海風能資源豐富,距離電力負荷中心很近,近海風電可以成為這些地區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清潔能源。

我國風能資源地理分布與現有電力負荷不匹配。沿海地區電力負荷大,但是風能資源豐富的陸地面積小;北部地區風能資源很豐富,電力負荷卻較小,給風電的經濟開發帶來困難。由于大多數風能資源豐富區,遠離電力負荷中心,電網建設薄弱,大規模開發需要電網延伸的支撐。

b.風能資源的季節分布

我國風能資源的季節性很強,一般春、秋和冬季豐富,夏季貧乏,不過風能資源的季節分布恰好與水能資源互補。我國水能資源是夏季豐富,雨季在南方大致是3-6月或4-7月,因此,大規模發展風力發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國水電冬春兩季枯水期發電電力和電量的不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