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今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下達的重點功能工作之一。浙江大學日前和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建設機器人標準和檢測體系,以及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緊密合作。
浙江是在全國率先實施“機器換人”工程的省份,計劃在未來五年,每年實施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實現5000億元機器換人投資,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其中杭州在這方面又領先全省,2014年需求量達到近萬臺(套)。目前,制造業中的紡織、機械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已經紛紛自覺轉向“機器換人”,一些率先開展“機器換人”的企業已初嘗技術紅利的甜頭。
位于杭州下沙的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內,近一半的人工生產線,目前已換成了自動化機器設備。據介紹,實現“機器換人”后,公司產能提升了約50%,生產員工同比減少約10%。
然而,杭州市質檢院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檢測領域缺少專業研究,測試項目不能滿足產品質量控制的需要。
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的狀態,杭州市質檢院與浙大機器人研究中心聯手,將構建“檢測標準科研”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把工業機器人產業檢測體系建設與科研成果轉化緊密聯結起來,以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轉變,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