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地鐵運行列車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如今的我們能夠乘坐方便快捷的動車、高鐵出門,那么溫濕度傳感器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來保證列車運行中的安全、穩定,甚至是車廂內的舒適?
2012年正式通車的哈大高鐵的目前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高寒鐵路線,據介紹,CRH380B動車集監視、控制、診斷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化“故障自動導向安全”系統。全列車共設1050個溫濕度傳感器,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列車的關鍵系統和部位的溫度、速度、加速度、壓力、絕緣性能等均進行實時的監測。車在運行中出現什么故障,網絡控制系統能夠及時判斷,并給司機提示,告訴司機如何處理。例如任何一個傳感器的溫度超過平均值20攝氏度,系統就會自動限速,溫度超過120攝氏度時,列車運行時速只能達到200公里,當溫度超過140攝氏度時,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只能達到40公里。
前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曾舉例說,京滬高鐵所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車上設置的各種檢測傳感器有1000多個,僅在轉向架上的溫度傳感器及速度傳感器就有210個,當列車檢測到故障信號后,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自動降速直至停車。
水泥混凝土構件在一些交通橋梁建設中占有重要位置?;炷翝矒v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條件,監控溫度條件當然需要用到我們的溫度傳感器。
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其中監控溫度條件處于至關重要的位置。我們可以利用溫度傳感器配合報警器或者監控軟件來實時監控溫度情況,確保合適的溫度從而保證混凝土合理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