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埠村煤礦利用傳感器監測系統,結合壓力傳感器技術和粉塵傳感器技術,實現了長期、有效的安全生產的目的。
日前,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埠村煤礦通風一隊值班員趙培軍在監控室電腦前看到井下122回風道指示點報警并亮紅燈,立即打電話通知附近施工的掘一隊1227上出口人員去檢查處理風門關閉問題,7分鐘后,電腦報警消除。這是該礦使用“電子眼”監控井下安全設施隱患的一個畫面。
埠村煤礦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科學發展”的理念,堅持困難再大也要優先保障安全的價值觀,高度重視井下安全監測監控裝備與管理工作。近年來,他們在礦調度室和兩區通風隊分別設立了監控電腦,安排了專門監控人員和技術人員,安裝了井下瓦斯濃度、風筒壓力、主扇風機風量壓力、風門開啟、粉塵濃度5大系統的監測監控裝置:
在距離各采掘工作面回風側5米地點、采煤工作面皮帶上山回風流15米地點和掘進工作面施工門口以下15米處,以及各采區總回風流(皮帶道),分別安設瓦斯濃度監測探頭;在各掘進巷道、采煤掘進切眼距離風機50米處各安設由兩個弧形裝置組成的風筒壓力傳感器;在井下各處主要聯絡巷風門處安設風門開啟傳感器,其作用是開響關不響,每處2個;在各采掘工作面的回風巷15-25米處,各安設粉塵傳感器,監測粉塵濃度;在主扇風機房安設測風量、測負壓即井下靜壓壓力通風阻力大小的探頭。
同時,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室,攻關優化系統技術,目前,已累計創新和改進“安全監測傳輸信號檢測裝置”等10多項技術項目,進一步提升了監測監控系統的查患性能。良好的監測監控裝備和管理,不僅切實發揮了查患功能,更促進了礦井安全生產。
目前為止,該礦共安設在采掘工作面、工作面回風流和采區回風流共安設瓦瓦斯探頭70余個,安設風筒壓力傳感器、風門開啟傳感器、粉塵傳感器達100余套,實現點對點、面對面地實時在線監控。他們配備了2個安全監測監控維修班,及時跟進維修,保障系統正常運行。截至目前,該礦已持續安全生產29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