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巨頭加入 中國機器人產業“痛并快樂”前行

時間:2014-05-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鑒于中國市場已是未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因而國際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以ABB、庫卡、安川電機、發那科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國外機器人企業占據中國機器人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以代工iPhone和iPad而被國人熟知的高新科技企業富士康,目前已開始謀劃企業轉型。據媒體此前報道,富士康科技集團CEO郭臺銘表示,未來幾年將引入機器人,實現企業的自動化生產,從而進軍具有高利潤率的汽車配套領域。不僅如此,據媒體報道,現階段富士康正在與美國科技企業巨頭——谷歌公司洽談,雙方將針對機器人項目進行研發。富士康方面已規劃在美國斥資建新工廠,為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代工車內顯示屏,此舉將意味著富士康正式進軍汽車制造業。分析人士表示,代工巨頭富士康以及谷歌等互聯網巨頭對機器人產業均青睞有加,再加上工業機器人未來市場容量有望實現十倍或數十倍的擴張,因而預計該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富士康結盟谷歌及特斯拉

因代工iPhone和iPad出名的富士康,似乎又要涉足新的領域。富士康總裁郭臺銘早前在考察富士康山西晉城園區時表示,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將在山西晉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機器人生產基地”。未來在某些車間,機器人將扮演生產的“主角”。今后五年,富士康機器人項目在晉城的投資將達到90億元,產值可突破500億元。

郭臺銘指出,未來富士康的年輕人將重新學習操控機器人軟件、應用和維修,變為機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通過操作機器人的手和關節來完成生產。

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這是中國制造業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此前富士康集團表示,其計劃在美國投資建立新工廠,為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生產汽車顯示屏。未來特斯拉旗下ModelS、ModelE以及ModelX車型均有望應用富士康生產的顯示屏。此外,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2013年前往美國考察時,曾與特斯拉CEO兼創始人馬斯克私下見面,并就合作事宜展開過洽談。上述種種都將進一步促進特斯拉與富士康集團展開更深層的合作。

據媒體報道,以代工iPhone和iPad而被國人熟知的高新科技企業富士康,已開始謀劃企業轉型。富士康科技集團CEO郭臺銘表示,未來幾年將引入機器人,實現企業的自動化生產,從而進軍具有高利潤率的汽車配套領域?,F階段富士康正在與美國科技企業巨頭——谷歌公司洽談,雙方將針對機器人項目進行研發。

據悉,機器人將針對IT、車企等工廠進一步加快自動化生產進程,提高勞動效率;而依托這一技術支持,富士康已規劃在美國斥資建新工廠,為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代工車內顯示屏,從而正式進軍汽車制造業。

目前富士康在國內擁有超過近百萬的生產線工人,如何降低勞動成本已成為企業考慮的問題之一,而如果機器人及高端電動機械手的推出,則其就有望實現全面自動化生產。據悉,郭臺銘已與谷歌負責機器人項目及特斯拉高管接洽,針對機器人等新科技進行商討,未來將應用于企

作為鴻海精密集團旗下的高新科技企業,富士康正考慮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設立先進的制造工廠和研究中心,未來可以制造超過60英寸的液晶顯示屏,實現制造基地的多樣化生產。除了為特斯拉供應顯示屏外,郭臺銘還透露,目前公司將與寶馬、奧迪等車企也有很大的合作發展計劃。

中國機器人產業孕育千億商機

2012年全球機器人本體市場容量為530億元,本體加集成市場容量按本體大約三倍算,大概是1600億元。華創證券預估2013-2017年,包括本體和集成在內的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1%,預計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容量將達到2700億元。

當前,中國已然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重要市場。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的預測及與相關國內行業內人士交流,2013年中國機器人的增速預計達到20%-30%。

2012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存量已突破10萬臺,僅次于日、美、德、韓,占世界存量的8%。

目前,相對美、日、韓等國而言,國內機器人密度依然很低,2011年數據僅為每萬人21臺,不及世界平均每萬人55臺的一半。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國內機器人的密度也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這表明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華創證券通過估算國內制造業產能自動化改造的進程,預計我國到2020年自動化集成市場容量將達到1673億元。

而2012年我國機器人本體市場達到48億元,加上集成,機器人市場容量總計達到192億元。結合行業專家分析,華創證券預計中國機器人市場未來10-20年年均增長率為20%-30%。具體而言,到20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容量將是2012年的四倍,未來五年行業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其中本體市場容量195億元,本體加集成市場容量為807億元。服務機器人中的手術機器人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5億元,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約為30億元。如果把智能家居作為家庭服務機器人,則服務機器人的市場還會更大。

國外巨頭占據機器人大量份額

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除了裝機量不斷上升,機器人應用的行業也在不斷拓寬。其中,汽車行業仍然是國內最大機器人應用領域,占比41%,以六軸通用機器人為主;而消費電子、電子/電氣行業,以及半導體(即3C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大量使用的是SCARA和低負載的鉸接式機器人(例如桌面機器人等),合計占比21%;金屬制品業也以六軸通用機器人為主,占比17%。食物/飲料/個人護理行業也是用量比較大的領域,近年來更多采用并聯機器人快速裝卸貨物。

從各領域的增速來看,3C行業增速最高,其中消費電子行業年復合增長率20.2%,汽車作為傳統用量最大的領域未來幾年的增速最低。

鑒于中國市場已是未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因而國際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以ABB、庫卡、安川電機、發那科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國外機器人企業占據中國機器人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90%的機器人市場份額中,ABB、發那科、安川機電、KUKA四大家族共占57.5%。之后的三大廠商OTC、松下和川崎重工共占16%。而國內機器人生產企業市場份額相對較小,2012年本土品牌機器人市場占有率8%,個體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

這種競爭格局和國內機器人大部分用于汽車行業有關,國外機器人廠商通常與大的汽車企業綁定。例如,大眾只用庫卡的,經常一個新工廠購買庫卡1000-2000臺機器人,通用主要用發那科的,歐系汽車品牌也更多考慮ABB。國內汽車企業也各有偏好,比如長城用安川的莫托曼,江淮汽車[0.00%資金研報]用ABB的。國內機器人企業在汽車行業內競爭不過國外產品,國外機器人企業在汽車行業的優勢則是因為國外還保留的汽車制造業,其它制造業產能都轉移到了中國。

應該說,機器人四大家族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就是一大佐證,但是真正意義上研發和生產都實現本土化的只有ABB,其它如庫卡、發那科等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而國外機器人企業在搶占市場的同時,還是為國內機器人行業培養了人才,以及打造了較為完善的供應商體系。

目前機器人產業鏈包括核心零部件生產、機器人本體制造、系統集成以及行業應用四大環節。我國機器人企業真正能賺錢的業務是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沒有真正國產化,造成國產機器人本體成本遠高于國外同行,很難上規模。

華創證券指出,現階段國內機器人廠商在高端領域不能直接與國外企業競爭,國內機器人的成功之道在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生產經濟型機器人本體,尤其要突破減速機等關鍵零部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