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市值逆襲 領先快跑4年

時間:2014-05-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于2009年10月30日成功登陸創業板上市,是機器人行業首家上市企業,成功融資6.17億元,雖然經歷中小板資本市場的波折,但在大股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支持下,機器人成為遼寧省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司財富從3億多元轉化為50多億元。

國內市值低企一直為投資者詬病,然而,機器人卻是逆襲的一家。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機器人)是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首日開盤市值就達到46億元,上市以來,市值連續上升。

市值最高的是今年2月28日。機器人曾一度賣出每股60多元高價,市值一度逼近180億元。即便此后震蕩調整,至5月20日,機器人市值仍然高達140多億元,中金公司仍然給出推薦評級,一年內推薦價甚至高達68.8元。

機器人副總裁兼董秘趙立國告訴記者,機器人市值持續增長,是機器人公司方方面面素質綜合的體現,也與公司對市值管理的重視分不開。

領跑者加速

機器人于2009年10月30日成功登陸創業板上市,是機器人行業首家上市企業,成功融資6.17億元,距離其成立已經過去正好9年6個月,而公司名稱中的“新松”也源自于總裁曲道奎的授業恩師蔣新松,雖然經歷中小板資本市場的波折,但在大股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支持下,機器人成為遼寧省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司財富從3億多元轉化為50多億元。

但是機器人并沒有就此止步。曲道奎和管理層意識到:機器人與國際同類公司還有很大差距,雖然打開了資本之門,但公司新目標至關重要。

曲道奎和同仁給公司新定位:全球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的領跑者,發展目標要能影響世界機器人產業發展格局和方向。四年多來,機器人資產規模和業績快速增長。營收復合增長率接近30%,而凈利潤更是高達37.68%。

快速增長背后是技術創新的支撐,機器人每年獲得授權專利100余項,打破多項國外技術壟斷,取得數百項關鍵技術成果和技術創新,參與制定和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

與此同時,機器人布局也開始全國落地,以裂變方式實現擴張。公司上市前廠區面積僅80畝,上市后廠區占地面積迅速擴大到200多畝。隨后又在沈陽新建380畝的產業園,在杭州建立430畝的產業園。最近,公司推出“N+M”新型戰略,即N個區域總部下分別設立多家M子公司戰略。目前,機器人除沈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子公司外,還設立了青島子公司和上海國際總部。

機器人也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上市后,機器人對全體股東累計發放股票股利25854.6萬股,現金分紅9409.5萬元,當時共計分配利潤約3.53億元,同時公司股本由6150萬股擴張到65485.2萬股,股本擴張10.648倍,股票市值也由上市初的46億增長到超過140億元。

不定期會議成定制

上中小板失利的洗禮和登陸創業板成功的喜悅,使曲道奎和機器人管理層深刻理解資本市場對公司的意義,而市值是資本市場對公司信心的“晴雨表”和“溫度計”。

真正決定市值高低的是股價背后的綜合因素,市值管理已成為上市公司的一種特定的生存方式和成長機制。為保證市值管理工作有效推進,機器人設立了以總裁曲道奎、副總裁兼董秘趙立國先生為核心的會議制度,不定期對公司股票價格走勢、金融形勢展開研討,對公司的融資安排、并購策略、研發投入等進行統一規劃和安排。趙立國告訴本報記者,雖然是不定期會議,但是已經形成固定的制度,在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前后會及時召開。

管理層通過加強學習,深刻理解市值利用和市值轉化的商業機理和操作邏輯,常態性地對企業現行做法進行評估檢驗,不斷修正市值管理的策略,為公司量身設計和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場特點、行之有效的市值管理策略體系。

基于這方面的理解,機器人管理層沒有單純追求市值最大化,而是立足企業長遠發展考慮,從公司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出發,提升公司的經營思維和境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伴隨公司規模的持續擴張,機器人將提升管理水平和戰略執行水平作為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建立了健全清晰透明的治理結構,完善激勵和獎懲機制,促進公司經營業務持續開展。另外,機器人還結合自身發展趨勢以及最新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陸續出臺,及時修訂公司章程和相關管理制度,由公司相關部門及內部監管機構負責將制度落實到具體實踐當中,保證公司規范運作,推進公司長期發展目標的實現。

4R溝通破障

廣大投資者看任何上市公司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如何讓投資者深刻理解機器人的公司價值,機器人將4R(IR、AR、MR、RR,即投資者、分析師、媒體、監管層)關系管理視為市值管理的重要途徑

投資者關系是機器人與資本市場相連的一座“橋梁”。首先,機器人嚴格遵守信息披露原則,及時發布重大信息,保護投資者知情權,不斷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其次,加強與投資者的互動。機器人開通了多渠道互動平臺并指定專門人員回復投資者問題。2013年,僅在互動平臺就與投資者交流超過450人次。另外,還與百度等網站合作,通過搜索引擎吸引潛在投資者的關注。

機器人公司高度重視與投資機構分析師的雙向溝通,自上市以來已與百余家國內外主流機構投資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就機器人公司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與分析師交流并分析其研究方法、成果及動態,聽取意見,并將之反饋給管理層及董事會,為公司提供參考。

分析師關注度的聚集必然引發投資者關心,不僅有利于樹立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也為公司持續改善、加強公司治理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良好的投資者關系不僅提升公司的股價或市值,更重要的是呈現出的雙贏結果——將公司與投資者價值最大化。

媒體關系和投資者關系已逐漸融為一體。上市公司的市值有相當一部分是由無形資產和商譽決定的,上市公司與媒體的關系正成為一個新的系統工程。機器人公司正視媒體的“強大力量”,借助機器人概念的“東風”,增多媒體曝光率,2013年度各媒體報道公司較大新聞事件的次數合計為280次,電視媒體15次、紙質媒體82次以及網絡媒體183次,月曝光量達到23.33次,每周5.83次。高頻的曝光率不僅讓外界對公司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也為公司業務宣傳、資本運作奠定了基礎。

機器人公司保持與監管層高效溝通。公司響應監管機構的號召,組織“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的活動,帶領投資者參觀并進行深入交流。公司積極參加專業職能培訓及上市公司交流會,共享上市公司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公司接受監管機構對公司運作管理的監督和建議,促進公司向規范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作為中國機器人第一股,機器人清醒認識到:其正受到國內外廠商雙重擠壓,加速成為全球行業領跑者是唯一出路。

而如何提升創造價值和經營價值的能力,科學性、藝術性以及可持續性地增強市值管理,收獲更多投資者的信賴和支持,為公司及投資者創造更多的財富將會成為其正確奔跑的保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