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LED終端市場回暖刺激封裝廠大肆擴產,由此帶來的封裝產能到2014年迎來集中釋放期,然而芯片產能擴產周期相對較長,因此芯片供需關系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是,由于供給力量較為分散,價格粘性偏大,芯片廠始終無力發動大面積提價動作,使得芯片緊缺的局勢愈演愈烈。2009年LED行業曾出現背光市場爆發引起的芯片極度短缺的情形,封裝廠因缺料而大面積停工,為避免重蹈覆轍,與芯片廠簽訂供需協議,確立攻守同盟不失為一種保證供應鏈安全的策略,LEDinside資深分析師王飛分析指出。
5月20日,澳洋順昌控股子公司淮安澳洋順昌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與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協議雙方將在市場信息、產品研發、技術支持與產品供應等方面進行戰略性合作,木林森將持續向淮安光電采購LED芯片,兩年內合計金額不低于4億元。
三安光電與聚飛光電簽署協議稱,聚飛光電將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向三安光電采購金額約為2億元的LED芯片。
新海宜控股子公司蘇州新納晶與深圳市長方半導體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在蘇州簽訂了為期九個月,月合同金額為人民幣585萬元的《2014年度戰略采購合作協議》,總合同金額5265萬元。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必然會產生抱團效應,我是贊成這種做法的。”三星LED中國區總經理唐國慶認為,芯片廠商與封裝廠商采取這樣的合作方式可以使雙方擁有更為穩定的合作關系。
“對于供應商來說可以綁定客戶,對于我們來說可以獲得更好的芯片資源,供貨比較穩定,并且可以獲得相對更優惠的價格。”聚飛光電董秘殷敬煌表示,與三安光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屬于正常的業務合作,是一種強強聯合的做法,從各方面來說對雙方都有幫助。
殷敬煌特別提到,銷售旺季會遇到芯片廠商供貨緊張的情況,如果簽訂了協議就可以保證供貨穩定。而就在5月15日,就有消息傳出部分規格芯片要漲價,隨后LEDinside致電多位業內人士詢問情況后發現,芯片并未漲價,但確實存在供貨緊張的情況。如此,照殷敬煌所言,封裝廠商與芯片廠商簽訂合作協議后確有優勢所在。
而與聚飛光電、木林森、長方照明所不同,國內封裝大廠鴻利光電并未與芯片廠商簽訂類似的戰略合作協議。鴻利光電董秘鄧壽鐵對LEDinside編輯表示,簽訂協議確實對雙方都有幫助,不排除未來有這種計劃的可能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表示一個長期的合作,比較有計劃性,沒有簽訂的話計劃性就沒有那么強。”
眾業內人士似乎都認為芯片封裝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是一個雙贏的選擇,而華燦光電董秘葉愛民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其實毫無意義”,葉愛民認為芯片廠與封裝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只是一種宣傳方式,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并不具有排他性。“簽了也不意味著我就不能使用其他家的芯片,也不能說即使你的芯片價格和質量達不到我的要求我也用你的。沒簽協議之前大家也是存在這種合作關系的,也有產能上的配合。這不是股權方面的合作,只是一種正常的供需關系。”
王飛表示,這種戰略合作協議效果如同婚約,芯片廠在產品緊俏的時候委身于封裝廠,未來在芯片供需趨于均衡甚至過剩的時候,這份協議對負心的封裝廠也還繼續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對芯片廠來說,雖然無力漲價,但是利用市場緊缺對供給方有利的形勢拿到長單也是不錯的選擇,相當于以當期漲價收益為代價訂立一個長期的固定價格期貨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