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的革新,技術的提升使我國模具行業已經在整個模具大范圍中逐漸占據了自己的位置。同時隨著我國模具產品質量等的提升,國內模具行業已經成為世界的焦點,市場也已經轉移到過來。在未來的行業發展中,技術創新自然是主要,技術提升是必要,這是行業高速發展和市場需求中最重要的條件。我國模具業雖然起步晚,前期很長時間也是以低端產品為主要,但是隨著逐漸轉型,行業的新機遇已經擺在了面前。
目前,國內市場對中高檔模具的需求量很大,其中,家電、汽車、塑料制品行業對模具需求最大。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模具市場總的趨勢平穩向上,但要求國產模具必須在質量、交貨期等方面滿足用戶的需求。
國際市場方面,近年來,工業發達國家的人工費用增加,其正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轉移。其國內以生產高、精模具為主,人工勞動投入量大的模具依靠進口解決。因此,中低檔的模具國際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只要國產模具的質量能夠有提高,交貨期能夠保證,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樂觀的。此外,國模具標準件的需求量也很大。目前,我國只有少量出口。
由于近年來我國每年用近10億美元進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占多數,所以從減少進口角度出發,這類高檔模具、五金工具在市場的份額比例也將逐步增大。未來,我國模具及數控刀具產業也將位列世界前茅。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刀具市場之所以需求增長緩慢,主要是因為刀具壽命增加,再有就是用戶針對整個制造過程提出要求,取代了許多的機床和刀具,以及多功能刀具的應用增多,替代了很多以往單功能的簡單刀具。
從機械制造業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今后我國工廠中的高效數控機床的比重將逐年增加,高效先進刀具的需求量將隨之迅速增加。此外,由于我國人工成本增加,中低檔的刀具的價格優勢將逐漸喪失。對于數控機床先進刀具需求量增多這一現狀,我國的工具工業必需改變理念,大力發展高效先進刀具的生產,注意銷量的同時,更要重視售后服務,努力創新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技術永遠是行業中的主流走勢,沒有創新技術行業發展的發展就存在太多的阻礙。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經過努力創新技術的不斷提升和自主研發會成國內模具產業的真正主流。隨著我國模具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于模具產品的需求與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這樣的提高帶來的是對行業技術提升更大動力。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程機械市場。鋼材作為工程機械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僅決定著產品價格,而且決定著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據了解,我國工程機械用鋼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高強建筑用鋼板,抗震建筑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等關鍵鋼鐵材料生產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與此同時,我國工程機械用鋼市場尚未完全開發,還有部分高端鋼材需要依靠進口。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用鋼質量整體水平不高,只有約30%的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現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國工程機械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在耐久性、可靠性上的差距還比較大。
技術和質量亟待提高
工程機械作為鋼材消費較多的行業,年消費鋼材120多萬噸,其中,中厚板材消費約60萬噸;管材約12萬噸,占10%;棒材年消費15萬噸,占13%;熱軋薄板和冷軋薄板25萬噸,占21%;其他鋼材約占7%。
雖然每年工程機械消化了許多鋼鐵產能,但是受國內鋼材行業技術制約,并未完全將工程機械用鋼市場開發,還有部分高端鋼材需要依靠進口。比如60~100公斤工程機械板,雖然我國已經實現批量生產,但是高強度的工程機械板還是存在合格率較低、表面質量不高的問題。耐磨板同樣能夠基本滿足工程機械需求,但是高端的產品仍然依賴進口。優質棒材雖然完全有能力供應國內市場,但是因其穩定性和鋼材品種問題,還是不能得到廣泛應用。
總體來說,目前,鋼材質量整體水平不高,穩定性欠缺,下游行業尚未能高效科學地使用,尚未形成為下游產業提供完整材料解決方案的服務體系,成為制約我國工程機械用鋼市場的最大問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這一問題雖然有所緩和,但是仍不能滿足我國工程機械對于優質鋼材的需要。
用量增加,價格或上行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根據2013年機械行業總體發展趨勢,考慮農機、電工電氣、石化通用機械等行業拉動消費作用,預計2013年機械行業鋼材消費量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全年鋼材消費量有望達1.31億噸,比去年增長4.8%。
工程機械行業是機械行業中鋼材消費量最大的子行業之一,去年消費鋼材1520萬噸,占機械行業鋼材消費量的12.2%,占鋼材消費總量的2.3%。工程機械行業用鋼具有品種多、規格范圍大的特點,消費品種以中厚板、優質棒材和型材為主。
工程機械行業對于中厚板消費量最大,占63.1%;其次為棒材,占20.0%;型材占8.1%;其他鋼材品種占8.8%。60~100公斤級工程機械用板國內已經實現批量生產;寶鋼、鞍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已開發出100公斤級高強工程機械板;但高強度工程機械板還存在合格率較低、質量不高等問題,是制約價格的一個硬傷。
就統計2001~2012年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的變化情況來看,2007年以前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2004年為近年最高值8%;2008年以來,我國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顯著下降,銷售利潤率大幅下滑,鋼鐵行業陷入經營困境。
李新創表示,預計今年鋼材價格水平會高于去年,但由于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等深層次問題不可能短時間內解決,鋼材價格很難較去年大幅上漲。從全年看,我國鋼材價格總體上預計將出現前低后高、震蕩上行的態勢。
加強合作謀雙贏
工程機械行業主導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筑路機械、挖掘機械、樁工機械、起重機械和風電設備等全系列產品。該行業眾多產品都是需要大量優質鋼材為原料支撐。
鋼鐵行業作為挖掘機、壓路機、旋挖鉆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車等工程機械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有必要加強行業間合作,推動兩個行業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共贏。一方面,工程機械行業可以幫助鋼鐵行業消化過剩的產能;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機械對于鋼材質量的高要求,可以促進鋼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升鋼材品質,從而促進該行業的良性發展。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程機械市場。鋼材作為工程機械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僅決定著產品價格,而且決定著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據了解,我國工程機械用鋼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高強建筑用鋼板,抗震建筑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等關鍵鋼鐵材料生產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與此同時,我國工程機械用鋼市場尚未完全開發,還有部分高端鋼材需要依靠進口。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用鋼質量整體水平不高,只有約30%的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現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國工程機械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在耐久性、可靠性上的差距還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