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數碼控制技術 開創LED照明新市場

時間:2014-04-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LED照明光源發展日趨成熟,相關元件與終端產品的價位不斷下滑,使用者對于LED照明應用產品接受度正持續增加,不只吸引更多廠商競相投入開發光源產品,也將產品研發觸角進一步延伸至LED智能照明應用市場。

LED照明光源有省電、效率高、易集成等多項優點,但實際上LED照明應用卻在調光方面變化較少,控制電路也相對復雜、成本高,但隨著線性驅動方案、數碼調光、照明控制閘道器等周邊應用越來越成熟,集成具智能應用、情境調光的智能照明應用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隨著LED照明光源發展日趨成熟,相關元件與終端產品的價位不斷下滑,使用者對于LED照明應用產品接受度正持續增加,不只吸引更多廠商競相投入開發光源產品,也將產品研發觸角進一步延伸至LED智能照明應用市場。尤其在LED光源的線性驅動、光電結構集成設計、數碼調光設計等相關方案逐步到位,銜接低功耗無線傳輸技術、Wi-Fi無線通訊技術等成熟方案集成,發展適用家庭、建筑與公眾照明應用的智能照明產品,已經不是困難的事,也為投入LED照明應用的業者開辟新的產品出海口。

新穎的智能照明系統,不僅可依據使用者需求缺省家庭照明情境,也可透過傳感器輔助主動調校光源因應用戶需求。

銜接智能電網延伸智能照明應用

尤其搭上智能電網(SmartGrid)議題,智能照明(SmartLighting)也可作為智能電網的應用服務延伸,透過智能化能源應用管理銜接智能家庭周邊應用,發展兼具實用性與兼顧節能環保的應用環境。對比于傳統照明應用環境,如傳統燈具白熾燈球泡燈、螢光燈具,傳統光源的能源使用效率低落,銜接智能閘道器還需透過復雜的D/A轉換,這將導致智能光源控制閘道器的料件成本大幅提高,驅動傳統燈具的高負載電路與元件也會產生耗損,導入智能照明的實用度有限。

相反地,LED照明應用光源就不同了,LED的驅動電路相對單純,在技術集成可以輕易結合通訊、自動化控制、環境感測應用功能,在技術開發難度方面相對較低,驅動電路集成也會較傳統燈具設計方案更為簡潔實用,另搭上便捷的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App控制終端集成,已成為近來發展智能照明應用的主流選用方案。

智能照明標準仍有待確立

但比較可惜的是,智能照明應用目前在燈具標準、控制網通平臺等并無標準可循,即便是近來美國電器制造商協會(NationalElectricalManufacturersAssociation;NEMA)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IEC)等標準組織已投入智能照明燈具系統標準制定,但技術架構、功能/安全要求等規范雛型仍有待持續努力,雖可在通訊與自動控制相關功能引導產業相關技術朝共同目標邁進,替智能照明產業與網通產業帶來新商機,但實際上仍需時間醞釀。

而在智能照明相關規范規劃方面,目前以NEMA動作較快,不只是針對燈具系統因應的智能照明應用思考,連帶智能照明所需的照明控制軟件、安全與功能性和無線通訊連接接口等逐步進行相關規范研議,避免業者各自發展無法跨平臺系統的智能照明應用,讓開發產品也能有完善的驗證與兼容標準。除NEMA積極擴展智能照明規范外,IEC也對應成立針對智能照明市場需求的TC34小組委員會,進行新一代智能燈具系統的應用標準,初步已完成定義智能照明系統的測試驗證、應用范圍、能源采集(EnergyHarvesting)等應用技術規范集成。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