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標志著互聯網時代的開啟。一轉眼,20年時間過去,互聯網已經深刻改變著人們生活的幾乎每一個方面。從昨日起,中國互聯網正式邁入新一個“10年”,在10年前的2004年,也許很少有人能想到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會帶來如此大的沖擊,那么10年之后的2024年,互聯網又會是什么樣子?
為此,昨日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多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大佬”,請他們來對未來互聯網的發展來一次“大猜想”。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人工智能并不會遙遠
“我們還可以想象,有一天可以把一個芯片植入到你的腦子當中,你想知道什么的時候不需要動作也不需要動手,當你想到它的時候就可以告訴你、展現給你,就可以在你的腦子里呈現了。”
李彥宏說,這樣的人工智能場景他認為并不會太遙遠,因為技術的發展可以使得人的智力越來越大程度被電腦所模仿,有一天電腦的能力也可以達到人的智力。“百度內部有一個項目叫做‘百度大腦’,它現在的智力水平相當于兩到三歲孩子的水平。隨著計算成本的飛速下降和計算能力的飛速提升,我們完全可以想象有一天電腦可以越來越接近人腦的智力。”
“現在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如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可以看到有機器人代替酒店的行李員幫你拿行李,很多事情現在就已經可以做。但是再過5年、10年,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由電腦來代替,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完成,那時中國的社會也會發生更加根本的改變。”對于互聯網的未來,李彥宏有這樣的預測。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互聯網將成為“蒸汽機和電”
“傳統企業越來越不敢忽視互聯網,但我認為,互聯網并不可能讓這些行業消失,傳統行業的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力量仍然是無比強大的,互聯網將只是一個工具。”馬化騰說,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的蒸汽機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的電一樣,互聯網也將產生類似的顛覆性效果,但卻不會摧毀這個行業。“就拿金融行業來說,過去沒有電的時候,金融也可以做,各個銀行之間可以手寫記賬,交易所里通過經紀人叫價也可以成交,只不過有了電之后,這些都可以電子化了,而未來還將逐步互聯網化。”馬化騰認為,傳統行業不用害怕互聯網,未來互聯網反而會衍生出更多新的機會。
360董事長周鴻祎:大數據時代安全第一
在周鴻祎看來,在未來的互聯網行業中,可穿戴智能設備將是一個全球普遍的發展方向,在可穿戴智能設備領域,未來不僅形式多樣,數量龐大,而且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些智能設備通過與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將產生大量的數據放在云端的服務器上,而這也將成為大數據時代重要的數據來源。”周鴻祎說。
但是,在周鴻祎看來,雖然可穿戴設備和大數據時代,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但是也同樣要警惕其中所蘊藏的安全風險。“如果出現安全事故,大數據帶給人們的將是災難。”周鴻祎說,在未來的大數據時代,始終要牢記“安全第一”。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