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磚一瓦,只要一臺3D打印機,就能在24小時內“興建”10間房?號稱“全球首批3D打印實用建筑”的房屋近日亮相上海青浦。“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讓建筑工人做更體面的工作,讓建筑成本降低50%,讓更多人住得起房子,房型家具私人定制,讓水更清天更藍……”一系列概念令人振奮。
不過,也有建筑學專家“潑冷水”,3D打印從環保節能省時省力角度看,有其創新意義,不過新型“油墨”打印的建筑,其剛度、強度和耐久性等綜合性能還待進一步驗證。
門窗在“打印”過程中預留
在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的一片空地上,10幢一至兩層的毛坯新房錯落安置。據悉,這10幢有著方便面式外表紋理的房子,并非由工人一磚一瓦砌出來,而是由一臺3D打印機,在24小時內打印出來的。
走進一個3D打印的房間:設計的多樣性可以讓門窗等位置在“打印”過程中就預留出來,并且根據需要安裝預埋件。與眾不同的墻體,也并非鋼筋水泥澆筑,而是用一種特殊的“油墨”,根據電腦設計圖紙和方案,在現場層層疊加“噴繪”而成。
“像奶油裱花一樣堆砌”
這項技術的發明者,上海一家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馬義和給記者展示了現場打印時拍攝的視頻片段,只見一只巨大的噴頭,像奶油裱花一樣源源不斷噴出灰色的油墨,油墨呈“Z”字形排列,層層疊加,很快便砌起了一面高墻。之后,墻與墻之間還可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再用鋼筋水泥進行二次“打印”灌注,連成一體。馬義和告訴記者,整個打印過程,只需要一張圖紙、一臺電腦、就地取材制造的足夠“油墨”,就可以在24小時內打印出10幢200平方米建筑。
打印機底面有籃球場大
能打印房子,該要一臺多大的3D打印機?記者有幸見到了這臺巨型打印機的視頻,機器呈長方體,廠方介紹的高6.6米、寬10米、長32米,底面占地面積足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高度足有三層樓高。且打印機的長度還可以延伸,完全拉開足有150米長。